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 现代的社会生活
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排列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①-②-④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香港回归 D . 海南岛解放
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

A . 土地改革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其记录的相关事件发生最早的是(   )
A . 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B . 回家后,看到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C . 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中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 D . 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开会,通过表决,全体到会的都同意实行“大包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
A .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 (1) 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同时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

  2. (2)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他的事迹吗?

  3. (3) 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4. (4)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国入侵的胜利。

2017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 B .      C . D .
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
A . 以经济建设为纲 B .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 以文化建设为纲 D . 以思想建设为纲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

A . 粉碎林彪集团 B . 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 . 黄浦江上建新桥 D . 粉碎“四人帮”
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铁人精神”,推动了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从“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上可以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村土地改革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面五星红旗,它是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第一次升起标志着(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②半民族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 .  20世纪50年代 B . 20世纪60年代 C . 20世纪70年代 D . 20世纪80年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一幅撞墙的漫画!”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新闻报导(2008年12月)

  1. (1) 材料一图片中的正全力撞墙的人代表什么?图片表达了什么样的寓意?

  2. (2) 材料二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4. (4) 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的前身)是国家定点生产电冰箱厂家。1984年张瑞敏刚上任当厂长时,企业濒临倒闭。张瑞敏带领全厂进行系统改革。2004年海尔集团成为全球营业额高达1000亿元的跨国集团。这个事实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
A . 实行联产承包 B . 为企业包销产品 C . 增强企业活力 D . 企业全面私有化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