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观察下表,导致下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 自然经济的破产 C .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 协定关税的影响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进行艰难探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中共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请你说出国共两次合作的最大成就分别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请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我国出现过哪些急躁冒进的错误?这些错误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我们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5)“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哪个行业?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有一处情境: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 . 一二・九运动后的华北地区    C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 .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看图。

材料二 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  的新式教育体制。  

  1. (1)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什么?
  2. (2) 科举制度是何时开始实行、何时被废除的?
  3. (3) 你认为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哪些不足?有何解决办法?
下图所示的纪念碑(部分)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南京大屠杀 C . 血战台儿庄 D . 百团大战
某校八年级

1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话史】

【战争之殇】

【战争与感悟】

  1. (1) 阅读材料一,哪些内容表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2. (2) 请分别说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从两幅图文,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3. (3) 概括指出《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4. (4) 图五是矗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的“和平大钟”,这幅图给你怎样的感悟?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模型)

汉阳铁厂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红军长征 C . 西安事变 D . 抗击日寇
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是指(    )
A . 吴起镇 B . 会宁 C . 腊子口 D . 遵义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陈宝箴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 . 南昌起义  B . 中共“七大” C . 长征胜利结束  D . 遵义会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延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遵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3点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答2点即可)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反映了中日之间的两场较量。在这两场较量中,日本扮演的相同角色是什么?

  2. (2) 两场较量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有人评论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最能佐证这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 . 西安事变  C . 重庆谈判 D . 台儿庄战役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辛丑条约》
戊戌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 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

下列事件和戊戌变法性质相同的是 (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俄国1861年改革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日本明治维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