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40年夏,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彻底粉碎了大清王朝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如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三: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走进纪念馆的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顶部悬挂着14口方形铜钟,象征着抗战14年,蕴含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材料二:如图是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馆中的两座陈列馆。
(战争中国门洞开)
(屈辱中逐渐觉醒)
材料一:西方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抗争中改变形象)
材料二:1942年《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对着中国满怀希望地写道:“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发展中的大国形象)
材料三: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漫画Dragon(中国龙)
① 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 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③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 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 )
人物 作品
侯德榜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制碱》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屈原》
严复 《狂人日记》
郭沫若 《天演论》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于振兴的根本保障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