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图所示人物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

A . 为官清廉,一身正气 B . 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C . 领导的禁烟运动显示了抵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 . 创办福州船政局,是清朝具有远见的大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1921)

材料二  扩大会议指出党内对于军事领导上错误的纠正,不是党内的分歧,相反的更加团结,使军事领导走上正确的道路,……扩大会议指出反对军事领导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时,必须坚决的反对一切右倾机会主义的倾向。

——摘自陈云《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摘自中共七大: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此次扩大会议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此次会议确立并写入党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胜 B . 百团大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 . 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 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界首红军堂位于桂林兴安县界首镇,原名三官堂。当年红军抢渡湘江指挥部设在三官堂,朱德、彭德怀在这里指挥红军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堂见证的革命精神是(   )
A . 红船精神 B . 井冈山精神 C . 长征精神 D . 延安精神
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  )
A . 贪官横行 B . 割地赔款 C . 徭役繁多 D . 军阀混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凌青1990年讲到:“……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主要危害。
  2. (2) 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3. (3)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正逐渐上升,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么做?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反帝反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

A . 民主、科学 B . 科学、自由 C . 民权、自由 D . 新道德、新文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四例即可)

  2. (2) 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 (3) 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 (4) 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看下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

A . 争取国内和平 B . 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 . 严惩侵华战犯 D . 驱逐美国在华势力
二战期间,面对日本法西斯军队的进攻,美国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反映了(    )
A . 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疯狂进攻 B . 根据地军民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 C . 中国的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这段话最能证明(    )
A . 日军实力远超中国 B . 中国军队英勇作战 C . 日本侵略者唯武器论 D . 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

A . 俄国军队 B . 美国军队 C . 英法联军 D . 日本军队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说:“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宣言中说:“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以上材料反映蒋介石(    )
A . 置民族利益于不顾 B . 面对日本侵略妥协退让 C . 停止内战,转向抗日 D . 放弃妥协幻想,投入抗日
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 (1) 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2. (2) 1942年1月1日,《》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 (3)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不义战争中的觉醒者和奋起反抗者,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国际格局动荡和殖民体系瓦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摆脱外侮、结束内乱的重要机会,随着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针对中国问题签署了哪一条约?此后,建立的战后国际新秩序是什么?
  2. (2)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哪一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3. (3)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 (4)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5. (5) 结合以上内容,围绕中国外交地位的发展变化,谈谈有何感悟?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分析道:“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一认识(   )
A . 为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提供了支撑 B . 配合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 . 有利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 D . 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由对峙走向了缓和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詹天佑——京张铁路 B .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 . 林则徐——《海国图志》 D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
A . 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 . 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 . 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图2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图2

A . 虎门销烟 B . 戊戌变法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