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英国学者柯文楠对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据此判断,这场“革命运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1941年12月,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北撤,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发生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会战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武汉保卫战 C . 豫湘桂战役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体现“三民主义”核心的一项是 (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某校八年级学习小组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加。
  1. (1) 任务一名片解读

    文件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

    内容:

    地位:

    政党名称:中国同盟会

    成立时间:

    政治纲领:

    性质:

  2. (2) 任务二,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3. (3) 同学们在探究中产生了争论,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有人说,没有孙中山的拱手相让,袁世凯就当不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不会落入袁世凯的手中,孙中山到底该不该让位给袁世凯?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5. (5) 任务三思考感悟,通过以上探究,你在情感上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
为维护国家统一,收复新疆,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严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自1840年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从此之后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纥付款。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3) 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4. (4) 材料三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5. (5) 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广州起义
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奕䜣 D . 张之洞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从1938年2月18日开始,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6年又10个月 B . 1940年8月19日至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900多枚 C . 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人口32829人,其中死亡16376人 D . 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
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A . 鸦片战争后 B . 洋务运动后 C . 新中国成立后 D . 中华民国时期
“结束了一百年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这句话表述的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影响 B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C .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D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刚刚来到世间的资产阶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打碎天主教会的桎梏,冲破经院哲学的统治,摆脱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束缚。……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继承和改造希腊罗马文化,汲取城市文化、民间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唯名论的斗争传统,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宣扬……核心思想,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自方丽萍《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1. (1) 指出材料中“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宣扬的核心思想”的名称。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2年,当英军抵达南京江面时.道光帝“念江南数百万生灵.一经开仗,安危难保,既经该大臣等权宜应允。朕亦只可以民命为重”。

材料二:清政府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全权代表耆英上奏道光皇帝说:“该夷船坚炮猛.初尚得之传闻,今既亲上其船,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制伏。”道光帝表示首肯。

请完成:

  1. (1) 结合教材和材料一的内容判断.当英军于1842年到达南京江面时,道光皇帝对鸦片战争的态度如何?他萌生这一想法有什么原因?他持这一想法的借口又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侵略者为什么要清政府的和谈代表到他的军舰上去谈判?这一做法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

  3. (3) 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对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何感想?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左宗棠 D . 张之洞
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示意图中A、B、C、D对应的内容。
  2. (2) 孙中山的救国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
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
A .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B . 意味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 . 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 .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
A . 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 . 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 . 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马神甫事件 B . 因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 C . “亚罗”号事件 D .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如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