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19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入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下列属于该变法内容的是(    )
A . 废除科举制 B . 设立京师大学堂 C .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 颁布剪辫法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对他四个儿子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 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镇压中国农民起义 B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 . 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D . 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如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 京师大学堂 B . 京师同文馆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民报》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关键原因是(    )
A . 它们都是保守落后的思想主张 B . 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迎战强敌 C . 爆发了天京事变 D . 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 .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三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十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 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C .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鲁迅先生曾这样赞颂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轮航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准备举办一次以台湾问题为主题的论坛。大家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请你加入论坛,阅读并参与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遣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人至夷州(今台湾),前后历时一年。

1335—1340年,元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安县管辖。

1625年,荷兰殖民者建筑热兰遮城(今赤嵌城)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

1662年,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决定设立台湾府,并明谕隶属福建省管辖。

1888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严正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将台湾、澎湖交还中国。

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材料二: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据报道,吕秀莲在当选台湾政权副总统那一天,即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久,吕秀莲接受香港一家无线电视台的专访,不仅重谈其“远亲近邻”老调,更顽固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

材料四:据《中国外交》记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60多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建交先决条件的,而且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1. (1)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大分离和一次回归的经历,并说说这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哪一地区被成功实践?

  3. (3) 依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邓、吕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什么?

  4.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5. (5) 请你为这个论坛写一个最贴切的主题名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根据图中提示以《天国春秋》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

⑴写出右图提示词中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写出该运动的性质及影响。

⑵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250字左右,成文。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中,八路军向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 . 血染卢沟桥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 . 九一八事变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工农武装割据 C . 长征 D . 建立抗日根据地
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来坚定地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贺龙这次“干”的结果是(    )
A . 清政府土崩瓦解 B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D .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是旅顺屠城后, 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的话。旅顺屠城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甲午战争期间 C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 . 九一八事变期间
目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的直系祖先最早出现在(  )

A . 亚洲 B . 欧洲 C . 非洲 D . 美洲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这是谁说的话(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康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