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如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一: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遣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人至夷州(今台湾),前后历时一年。
1335—1340年,元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安县管辖。
1625年,荷兰殖民者建筑热兰遮城(今赤嵌城)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
1662年,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决定设立台湾府,并明谕隶属福建省管辖。
1888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严正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将台湾、澎湖交还中国。
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材料二: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据报道,吕秀莲在当选台湾政权副总统那一天,即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久,吕秀莲接受香港一家无线电视台的专访,不仅重谈其“远亲近邻”老调,更顽固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
材料四:据《中国外交》记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60多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建交先决条件的,而且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要求:
⑴写出右图提示词中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写出该运动的性质及影响。
⑵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250字左右,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