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A . 正面战场抗战 B . 敌后战场抗战 C . 八路军与民兵抗敌 D . 全民族抗战
阅读下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 .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材料二: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江主席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先生”是谁?“先生”在1905年创建了一个革命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叫什么?

  3. (3) 这场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4. (4) 为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先生”后来创办了一所军校,这所军校叫什么?哪年创办的?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 .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2016年中国军队改革获突破性进展,走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我党创建军队开始于(    )

A . 武昌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 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没有任何影响 B .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C .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 D . 天平天国运动最后取得了成功
梁启超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好,不齿士类”,而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 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筑起:座座英雄的丰碑,下列属于近代抗日英雄的是(    )

①邓世昌    ②谢晋元    ③林则徐    ④杨靖宇    ⑤戚继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人民在反侵略和探索道路上不懈努力,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坚苦奋斗。

【勇开先河】

19世纪六十年代从“师夷长技”思想到“采西学”“制洋器”为学习西方的发端,而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僵化模式。

【不懈探索】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思想解放】

孙中山:“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辛亥革命虽然在近代上产生巨大变革,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在封建文化穷途末路的时刻,“德先生”和“赛先生”出现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的征程】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感悟历史】

  1. (1) 在“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中而兴起了洋务运动。这次运动有何历史地位?
  2. (2)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哪次变法运动?
  3. (3)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哪位军阀窃取了?
  4. (4) “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5. (5)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6. (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高峰的是哪次工人运动?
  7. (7) 通过对中国近代探索之路内容的学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1. (1) 促使“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 (2) 在这一事件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技术创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哪两种新式交通工具?

  3. (3)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读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的名称。

  2. (2) 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长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3. (3)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清朝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4. (4) 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如图是清末政治性社团发展状况图。政治性社团的数目变化(    )

A . 推动政治变革的发展 B . 加速清王朝土崩瓦解 C . 为洋务运动奠定组织基础 D . 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 (1) 这是什么时期的歌谣?

  2. (2) 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它反映出什么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一组问题

材料一: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材料二: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主席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1. (1) 根据材料回答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标志是?
  2. (2) 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60年前的这一会晤中,国共双方达成了什么协定?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

A .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血洒疆场。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 . 公车上书 B . 强学会的建立 C . 《万国公报》的创办 D . 《定国是诏》的颁布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洋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 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 . 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 . 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 . 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根据如图判断八路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是(  )

A . 毁坏日伪据点交通线 B . 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 C . 在正面战场与敌对峙 D . 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点介绍正确的是(   )

A . 遵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吴起镇——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C . 南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 . 井冈山——党的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