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 . 学会制造工具 B . 住在山洞里 C . 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 . 过群居生活
西汉初,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
A . “光武中兴” B . “贞观之治” C . “文景之治” D . “开皇之治”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 B . C . D .
《史记》文笔简洁,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无记载的是(     )

A . 尧舜禹禅让 B . 齐桓公改革 C . 王昭君出塞 D . 汉武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图说历史——架起沟通桥梁】
 
图一                                          图二
【文汇历史——中西文明碰撞】
材料一 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十全武功”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二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表解历史——世界发展潮流】
德国欧宝轿车部分零部件生产分布表

汽车部件 车身 轮胎 座椅 仪表盘 避震器 排气管
生产国 德国 比利时 匈牙利  瑞士 意大利 瑞典

针对世界发展的这一趋势,小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你判断正误。

  1. (1)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活动对当时东西方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2. (2) 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3. (3) 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4. (4) 材料二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屈辱条约?

  5. (5) 上述表格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6. (6) 当今世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在缩小。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是(    )
A . 毛公鼎 B . 司母戊鼎 C . 大盂铜鼎 D . 虎耳铜鼎
我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于秦朝、开始巩固于汉朝。下列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③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④开创科举制(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二:如图

  1.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这种经济现象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
  2. (2) 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出现在何地?
  3. (3) 图三《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作者是谁?描绘了宋朝哪座城市的繁华最象?
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夫君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而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哭崩长城”的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了秦朝(   )
A . 繁重的徭役 B . 沉重的赋税 C . 残酷的刑法 D . 可怕的殉葬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 三人行必有吾师 B . 有教无类 C . 因材施教 D . 以“德”教化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 . 破釜沉舟 B . 四面楚歌 C . 揭竿而起 D . 打草惊蛇
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   )

A . 张仲景、华佗 B . 李白、苏轼 C . 贾思勰、郦道元 D . 蔡伦、爱迪生
【古代的专制制度】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任用?(答两条)

  2. (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 (3) 明朝和清朝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4. (4)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贾谊《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山东豪杰并起遂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
A . 蒙恬北击匈奴 B . 刘邦、项羽起义 C . 国人暴动 D . 陈胜、吴广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

诗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天下英雄尽白头”——唐 赵嘏

材料二:“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

材料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1. (1) 诗词、对联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材料一中两诗分别叙述的是哪两位皇帝的事迹?

  2. (2) 民生问题关系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请简要指出两位政治家在民生政策方面最大的不同。

  3. (3) 毛泽东对上述两位帝王作出了精辟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评价帝王或君主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星光大道的“家乡美”环节(表演自己家乡的特色节目),①号选手唱黄梅戏《天仙配》,②号选手演唱秦腔《兄妹开荒》,③号选手演唱花鼓戏《刘海砍樵》,④号选手演唱二人转《关东情》。其中,湖南籍选手是(  )

A . B . C . D .
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    )
A .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 . 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 C .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D . 标志着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麻纸的发明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蔡侯纸的发明

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官渡之战——刘备 B . 赤壁之战——曹操 C . 官渡之战——袁绍 D . 赤壁之战——孙权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 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 . 朝鲜派遣大使节来中国 C .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 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