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

A . 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 . 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 . 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 . 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纳主父偃建议推行(    )
A . 分封制 B . 推恩令 C . 郡县制 D . 焚书坑儒
“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
A . 舜→禹→尧 B . 禹→尧→舜 C . 尧→禹→舜 D . 尧→舜→禹
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民族融合的加强 B . 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C . 西晋短期统一的作用 D . 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挡
“它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它”指的是(   )
A . 鉴真东渡日本 B . 郑和下西洋 C . 戚继光抗倭 D . 哥伦布发现美洲
西汉的建立者是(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 .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 开通了丝绸之路 C .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 扩大了唐朝疆域
随着商业的发展,为了增强竞争力,清朝时期,各地域商人结成商帮,投身于商贸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   )
A . 晋商和徽商 B . 晋商和闽商 C . 川商和粤商 D . 川商和徽商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 B . 建立郡县 C . 削弱侯国 D . 实行分封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 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 . 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C . 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浑 D . 商店里摆放着唐三彩
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1. (1) 请标出下面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2. (2) 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3. (3) 了解了三大宏伟工程,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自由发挥,但不要离题)

《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该材料反映了(   )
A . 齐桓公称霸 B . 楚庄王称霸 C . 晋文公称霸 D . 勾践称霸
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终结,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三、四均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

  1. (1) 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二战后美国“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表现。
  4. (4) 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以下选项中的发明创造中,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是(    )
A . 制造船只 B . 制作音律 C . 创造文字 D . 养蚕缫丝
战国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间的是(    )
A . 牧野之战 B . 桂陵之战 C . 马陵之战 D . 长平之战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 . 楚汉之争 B . 长平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   )

A . 北京市  B . 陕西省 C . 云南省 D . 浙江省
材料分析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轩辕”究竟有哪些功绩?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

A . 孙膑 B . 孔子 C . 韩非子 D . 孙武
秦汉时期,宰相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到北宋相当于宰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 宰相权力不断被削弱 D .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