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遗唐使”到中国学习的国家是(  )

A . 印度 B . 日本 C . 朝鲜 D . 大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李白。此诗称颂的是(  )
A . 秦始皇 B . 齐桓公 C . 周武王 D . 汉武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把其当做中药材卖给中药铺。1899年,某清朝人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前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卜辞。

  1. (1) 材料中说到的某清朝人 指的是谁?
  2. (2) 材料中所说的 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3. (3) 如何评价这种文字?
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

A . 东南 B . 西南 C . 东北 D . 西北
明朝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真实事件:京城四友人在密室饮酒,一人趁酒酣大骂魏忠贤(明末宦官,兼掌东厂),有人劝:当心被东厂听见。骂者说:“怕甚?能剥了我皮不成?”话音未落,东厂之人破门而入……次日,此人的皮高悬于东厂刑堂内。此事反映出当时(   )

A . 东厂的办事效率高 B . 明朝的法律严酷 C . 醉酒者遭到仇人的报复 D . 特务机构制造的一种恐怖气氛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A . 磨制石锄 B . 鱼纹彩陶盆 C . 司母戊鼎 D . 铁犁铧
有诗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这是对谁的称赞(    )
A . 李白 B . 李冰 C . 李商隐 D . 李清照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 伶伦﹣﹣发明纺织 B . 隶首﹣﹣发明算盘 C . 嫘祖﹣﹣养蚕缫丝 D . 仓颉﹣﹣发明文字
据史料记载,西汉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这个专门机构设立的核心意义在于(    )
A . 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 . 保护来往的各国使团 C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D . 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位生活在盛唐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 . 听身边的人传诵苏轼的词作 B . 与朋友在茶馆品茶聊天 C . 与来自阿拉伯的商人谈生意 D . 在都城长安的西市卖货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
A . 581年杨坚 B . 589年杨坚 C . 581年杨广 D . 589年杨广

下图中,人们正在进行的运动是(         )

A . 足球运动 B . 蹴鞠 C . 踢毽子 D . 打马球
解读邮票,探究其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使命;走进古遗址,感悟历史空间的恒远和生命传承的意义。观察下面的邮票和古遗址图片,回答问题。

【纪念邮票】

【古人遗址】

  1. (1) 将四枚邮票和对应的文化遗址进行正确的搭配(填字母即可)。

    E——

    F——

  2. (2)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生活在哪个大河流域?这些先民会随意迁徙吗?为什么?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还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 (4) 请用一句俗语解释两处居民生活各不相同的原因。
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

A . 晋文公 B . 齐桓公 C . 楚庄王 D . 秦孝公
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 . 西域都护 B . 御使大夫 C . 刺史制度 D . 北庭都护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一再表示,不到天竺,绝不东归一步……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了北印度。

材料二:郭沫若有诗赞曰:“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 (1) 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这件事情发生在哪一朝代?

  2. (2) 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事情?请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们活动的意义?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

A . 早期智人 B . 晚期猿人 C . 南方古猿 D . 北方古猿
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   )

A . 废行省,设三司 B . 设厂卫等特务机构 C . 废丞相,设六部 D . 设立殿阁大学士
澶州之战是发生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     )

A . 北宋和辽 B . 北宋和西夏 C . 唐朝和吐蕃 D . 辽和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