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 . 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B . 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 . 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10年的沧桑巨变,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荣辱,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某历史小组开展了京张铁路沿线的考察活动。

【规划路线】出行前,组员们结合文献进行了路线的研究,并找出了拟重点考察的地点。

材料一  京张铁路告成后……(八月)十九日行正式开车礼,由西直门外开车,头站到清河镇,稍息。二站到沙河镇,亦稍息。九点四十五分到南口,其地在居庸关之南,为关沟进口处,茶会即设于此……午后先由徐尚书演说京张路之组织及其关系。

——摘编自《东方杂志》第六卷第十期《记京张铁路行开车礼事》

注:徐尚书即宣统元年(1909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

【遗址考察】穿过居庸关继续前行,一座大墓坐北朝南矗立在青龙桥火车站旁。墓东侧有一座4米高的石碑。组员摘录文字如下:

材料二  君之游美国也,年甫十二,时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我国派学生出洋之始,至光绪七年毕业始归……其充教员则为福州船政局……任汉粤川铁路督办,而以京张路工为尤著……四年而全路告成,开车之日,王公士庶及东西人士观者数万,咸啧啧叹为前古所未有。时予方任邮传部尚书,亲睹其盛事,实君生平莫大之荣誉也。

——摘编自徐世昌撰《故交通部技监汉粤川铁路督办詹君之碑》碑文

材料三

青龙桥火车站的铁路讲解图

“人(之)”字型铁路的优点是减免坡度之陡,缩短隧道长度,缺点是影响运输效率。但是在当时资金匮乏、全世界都等着看中国工程师笑话的时候,詹天佑还是迫不得已地使用了“人(之)”字线。他的根本目的,是要减少开挖八达岭隧道的工程量和工程难度。

——摘编自《筑轨京张》北京晚报官网2012年6月5日

【学以致用】实地考察结束后,组员们又开始研究京张铁路的现状。

材料四  2018年,京张铁路入选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标准

标准1

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

标准2

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标准3

具备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认同。

标准4

其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产生重要影响。

注:摘编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材料五

    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京张高铁代表了当前高铁建设最高水平及建设标准和方向。这是第一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每小时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每小时350公里的穿越高寒、大风沙地区的高铁。

——《今日中国》2018年3月18日

京张高铁清河站的站牌沿用1906年“清河车站”的老字体

  1. (1) 根据材料一,将A和B两处地名对应填入下图。

    京张铁路局部图

  2. (2) 结合所学,说出詹天佑出洋学习的背景。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史料的关系。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人(之)”字型铁路的优点。
  4. (4) 从以上所有材料中选取恰当内容,说明京张铁路符合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标准的一项理由。

    示例:

    选择标准3

    理由: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有力回击了西方的蔑视,提升了民族自信心。

  5.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以“百年之约”为题,写一段研究报告的结语,作为对京张铁路的致敬。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主席在此诗词中涉及到的古代开国帝王有(      )

A . 秦皇  汉武 B . 唐宋  宋祖 C . 秦皇  宋祖 D . 汉武  唐宋
粮食问题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

材料一:①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积累了大量的钱粮。②北宋时期,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③明代,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④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⑤唐玄宗在位前期,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⑥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介绍大量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了农民的生产实践。

材料二:15世纪以后,世界上许多植物被带回欧洲,经过培育改良,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土豆和玉米作为充饥食物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变种小麦取代了传统小麦,大大提高了产量,逐渐取代黑麦、大麦、燕麦在主食中的主体地位。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三:1650-1860年英国小麦的亩产量(单位:蒲式耳)(蒲式耳为计量单位)

时间

亩产量

亩产量

1650-1733年

18.9

17.6

1768-1771年

23.7

21.5

1794-1810年

26.4

23.6

1860年

28

25

材料四:

时间

人均占有量(公斤/人)

粮食总产量(万吨)

1976年

305.5

28631

1978年

316.61

30477

1984年

390.3

40731

2009年

397.7

53082

2019年

474.16

66384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发展,使农田基本建设和机械化的广泛推广有了自由的政策空间,科学种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成就在全国传播开来,各种高产优良品种育成并推广,使得整个中国农业经济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江小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

材料五:近年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就致力于“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隆平院士认为,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这样一来,即便是遇到洪涝、地震,甚至是突发性疾病,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而且他表示,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来发展杂交水稻,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1. (1) 将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不得每空多选、少选、错选)

    新作物的传入促使粮食产量提高:

    农学著作为粮食种植提供了经验:

    统治者为粮食生产提供政策保障: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以后欧洲粮食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写出17--19世纪英国粮食亩产量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及历史背景。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5.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认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绘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他是(    )

A . B . C . D .
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8月展了了中国《南京条约》的原件。这个文件中严重损害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 . 赔款2100万元 B . 割让香港岛 C . 五口通商 D . 中英协定关税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与歌谣相关的史实为(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维新变法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根据你所学习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 . 陈胜、吴广 B . 项羽进咸阳 C . 刘邦进咸阳 D . 文景之治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拿破仑战争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大量迁入以农田为主的中原地区,环境的改变,不允许他们再以打猎、放牧为生,不得不向汉人靠拢,学着耕地、打渔。这体现了(    )
A . 民族交融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对外开放 D . 元朝疆域的扩大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资治通鉴》记述了从(历史时期)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内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阅读文天祥的《正气歌》           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欣赏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他被称为“两弹元勋”,他是(  )

A . 邓稼先 B . 王进喜 C . 焦裕禄 D . 雷锋
关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严令禁止对外贸易 B .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C . 严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许多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城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石油资源的争夺。

2019年江西卷)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