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路线】出行前,组员们结合文献进行了路线的研究,并找出了拟重点考察的地点。
材料一 京张铁路告成后……(八月)十九日行正式开车礼,由西直门外开车,头站到清河镇,稍息。二站到沙河镇,亦稍息。九点四十五分到南口,其地在居庸关之南,为关沟进口处,茶会即设于此……午后先由徐尚书演说京张路之组织及其关系。
——摘编自《东方杂志》第六卷第十期《记京张铁路行开车礼事》
注:徐尚书即宣统元年(1909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
【遗址考察】穿过居庸关继续前行,一座大墓坐北朝南矗立在青龙桥火车站旁。墓东侧有一座4米高的石碑。组员摘录文字如下:
材料二 君之游美国也,年甫十二,时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我国派学生出洋之始,至光绪七年毕业始归……其充教员则为福州船政局……任汉粤川铁路督办,而以京张路工为尤著……四年而全路告成,开车之日,王公士庶及东西人士观者数万,咸啧啧叹为前古所未有。时予方任邮传部尚书,亲睹其盛事,实君生平莫大之荣誉也。
——摘编自徐世昌撰《故交通部技监汉粤川铁路督办詹君之碑》碑文
材料三
青龙桥火车站的铁路讲解图 | “人(之)”字型铁路的优点是减免坡度之陡,缩短隧道长度,缺点是影响运输效率。但是在当时资金匮乏、全世界都等着看中国工程师笑话的时候,詹天佑还是迫不得已地使用了“人(之)”字线。他的根本目的,是要减少开挖八达岭隧道的工程量和工程难度。 ——摘编自《筑轨京张》北京晚报官网2012年6月5日 |
【学以致用】实地考察结束后,组员们又开始研究京张铁路的现状。
材料四 2018年,京张铁路入选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标准
标准1 | 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 |
标准2 | 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标准3 | 具备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认同。 |
标准4 | 其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产生重要影响。 |
注:摘编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材料五
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京张高铁代表了当前高铁建设最高水平及建设标准和方向。这是第一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每小时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每小时350公里的穿越高寒、大风沙地区的高铁。 ——《今日中国》2018年3月18日 | 京张高铁清河站的站牌沿用1906年“清河车站”的老字体 |
京张铁路局部图
示例:
选择标准3
理由: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有力回击了西方的蔑视,提升了民族自信心。
材料一:①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积累了大量的钱粮。②北宋时期,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③明代,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④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⑤唐玄宗在位前期,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⑥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介绍大量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了农民的生产实践。
材料二:15世纪以后,世界上许多植物被带回欧洲,经过培育改良,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土豆和玉米作为充饥食物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变种小麦取代了传统小麦,大大提高了产量,逐渐取代黑麦、大麦、燕麦在主食中的主体地位。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三:1650-1860年英国小麦的亩产量(单位:蒲式耳)(蒲式耳为计量单位)
时间 |
亩产量 |
亩产量 |
1650-1733年 |
18.9 |
17.6 |
1768-1771年 |
23.7 |
21.5 |
1794-1810年 |
26.4 |
23.6 |
1860年 |
28 |
25 |
材料四:
时间 |
人均占有量(公斤/人)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1976年 |
305.5 |
28631 |
1978年 |
316.61 |
30477 |
1984年 |
390.3 |
40731 |
2009年 |
397.7 |
53082 |
2019年 |
474.16 |
66384 |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发展,使农田基本建设和机械化的广泛推广有了自由的政策空间,科学种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成就在全国传播开来,各种高产优良品种育成并推广,使得整个中国农业经济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江小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
材料五:近年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就致力于“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隆平院士认为,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这样一来,即便是遇到洪涝、地震,甚至是突发性疾病,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而且他表示,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来发展杂交水稻,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新作物的传入促使粮食产量提高:
农学著作为粮食种植提供了经验:
统治者为粮食生产提供政策保障:
①阅读文天祥的《正气歌》 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欣赏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许多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城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石油资源的争夺。
(2019年江西卷)“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