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两幅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日本残害中国老百姓  德国纳粹党残害犹太人

A . 法西斯暴行 B . 纳粹的暴政 C . 战场的残酷 D . 种族的灭绝
1851年,英国资本家乔斯在生产和外运()
A . 发电机、内燃机、火车 B .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火车 C . 蒸汽机、发电机、汽车 D . 珍妮纺纱机、然汽机、汽车
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 . 农业生产发展 B . 海外贸易的兴盛 C . 民族矛盾的缓和 D . 民族文化的交融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造字方法是(    )
A . 象形 B . 指事 C . 形声 D . 会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君的光辉】

材料一“水能我舟,亦能覆舟”“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教育的魅力】

材料二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文明的互鉴】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得益于哪些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及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请列举两例唐朝“这样一群人”对外交往的事例?并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4. (4) 综上材料,盛唐时期的繁荣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如表是湖南省淑浦县在建国初土地改革前后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该表可以看出,淑浦县在土地改革中(   )

阶级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占有土地(亩)

比例(%)

人均(亩)

占有土地(亩)

比例(%)

人均(亩)

地主

217590

37.60

9.93

33546

5.80

1.52

富农

74073

12.80

4.71

24045

4.16

1.53

中农

197906

34.20

1.69

197906

34.20

1.69

贫农

68853

11.90

0.40

291609

50.39

1.54

其他

20253

3.50

0.79

31569

5.45

1.51

合计

578675

100

1.58

578675

100

1.58

——资料来源:《淑浦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①地主阶级基本被消灭

②富农利益得以完全保存

③中农利益没有受到损害

④贫农受益最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杰出人物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等于一身,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开始。他就是(   )
A . 但丁 B . 达·芬奇 C . 拉斐尔 D . 莎士比亚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我校七年级开展课外读史活动,采用了一下几种方式进行探究,邀你一起参加

【图说历史】材料一:如图

   

【文物学史】材料二:如图

【传说述史】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

——孙中山

  1. (1) 从材料一的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该类远古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右图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居住的?写出这一房子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图一名为“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这种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流域?
  3. (3) 图二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请写出他的名字。图三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写出它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4. (4) 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他和炎帝被尊称为什么?
  5. (5) 作为一名中学生,谈谈应如何对待中华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请回答:
(1)这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15至16世纪,这次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请写出英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及一个代表作品。
(3)图中哪一条航路的开辟发现了新大陆(填字母),航海家是谁?
(4)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哪一航路的开辟让欧洲人实现环球航行的梦想?(填字母),航海家是谁?
(5)上述历史事件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发明创造,如下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 东汉 B . 曹魏 C . 唐朝 D . 北宋
电视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关于“贞观之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唐太宗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②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③唐太宗沿袭和完善了国家政治体制

④唐太宗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以下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是购物 上课 看病发邮件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举措有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开发开放浦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北朝的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三国时的城市建业,就是现在的城市______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材料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历史上哪次重要的会议?它是在何时召开的?

(2)在材料一中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的“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4)材料一中这次会议与材料二中这个奇迹的出现之间有什么联系?

 

 同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今年是中国成立

A85                   B86                   C87                   D80

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 皇帝必须任用贤臣  B.必须善于纳谏 

    C.必须轻徭薄赋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1882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B.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