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近来我国科技喜讯不断: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5月30日,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成就与此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进行 C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看,题25表的文明成果(   )

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罗马法学体系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被誉为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题25表

A . 都让民众享受到了充分的民主 B . 都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 C . 都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D . 都遏制了贵族对于法律的溢用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五:“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

──与周世钊的谈话

    全党同志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实现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 (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5. (5)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会议在思想路线上的共同之处。

  6. (6) 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现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这段历史后,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一些资料,对这段历史做了一个小结和探究。(7分)
【酝酿】:
但丁与《神曲》                  新航路的开辟
                     
 

  1. (1) 左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 (2) 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请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宣布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中对工业革命的评论说明了它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反映出欧美社会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1945年10月24日,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正式成立。它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重要成果,其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这一国际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世界贸易组织 C . 二十国集团 D . 七十七国集团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戊戌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
A . 倡导变法,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道 B . 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 C .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D . 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仔细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 街、马行街、衣料铺、药。——大河网材料

  1. (1) 图一是宋朝哪个都城的平面图?

  2. (2) 图二描绘了图一的都市风貌。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它制作成多媒体长卷来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请写出画名及其作者。

  3. (3)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4. (4) 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作什么?

  5. (5) 结合图二、材料二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 .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 . 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 .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奉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 .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 .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 . 春秋时期诸侯称 D .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此内容出自1689年的(    )
A . 美国 B . 法国 C . 英国 D . 意大利
秋收起义受挫后,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 .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 . 川陕革命根据地

中外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______,教授儒家经典。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创办于_______运动期间。

   3)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______”,学习欧美,发展教育。

   4)创办于1928年的______是安徽近代比较完备的高等学府,刘文典为首任校长。

下面关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国防与外交形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周恩来参加了万隆会议                             B. 战略导弹部队成立

C. 人民空军走上国产化道路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                         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

1949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上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都,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时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诊断:

2)诊断:

3)诊断:

4)诊断:

 我国商周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

①整体结构         ②整体造型          ③纹饰图案           ④长期保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秦朝的都城是                                            

A.镐京          B.咸阳          C.洛阳          D.安阳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美国人这个名称来自你们的国民身分,它是属于你们的;这个名号,一定会经常提高你们爱国的光荣感,远胜任何地方性的名称在你们之间,除了极细微的差别外,有相同的宗教、礼仪、习俗与政治原则。你们曾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奋斗,并且共同获得胜利你们所得到的独立和自由,乃是你们群策群力,则甘苦,共患难的成果。

——华盛顿《告别辞》
(1)材料一中的“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独立和自由”。材料一表达了华盛顿什么样的情感。
材料二: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战争,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亚伯拉罕林肯,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演说》
(2)材料二“这场伟大的战争”指的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场伟大的战争”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同志们!今天我们是在严重的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德国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不过,这并没什么可怕的。现在,我们的情况要比23年前好的多,因此,我们能够,而且一会战胜徳国侵略者,这难道可以怀疑吗?
——斯大林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演讲
(3)材料三中虽然“德国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但是,苏联军民赢得了哪场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后来又取得哪场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大战的转折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有何作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