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古人有很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扬。现实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建桥术,其中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建造于(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隋朝 D . 唐朝
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请仔细观察如图两幅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如图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有何意义?

  2. (2) 这一事件之后,中原与西域以至更西地区的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出来,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一路线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3. (3) 东汉时期为维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人是谁?

  4. (4) 综合(1)(2)问,想一想,图一与图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    )
A . 意大利 B . 德意志 C . 英国 D . 法国
1968年,尼克松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说:“我们必须不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和她谈谈”。他第一次“和她谈谈”的文献成果是(   )

A . 《朝鲜停战协定》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中美联合公报》 D . 《中美建交公报》
王慧和她的同学正在进行历史课本剧《再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表演,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老人正在制作骨器、角器 B . 小孩正在家中喂猪 C . 妇女们正在制作彩陶 D . 男丁在田间用铁犁耕地
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于(  )
A . 1949年冬 B . 1952年春 C . 1953年春 D . 1954年冬
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A . “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 . 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 .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 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下列标题最适合作右图第六单元标题的是(    )

第六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 步入近代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 战后初期的世界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铸造的(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你不可能遇到(  )

A . 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 . 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 . 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 . 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
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近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这一“自救”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此回答:

  1. (1) 材料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以上材料,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影响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注意史论结合)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 . 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7世纪下半叶,英国凭借自身实力最终战胜荷兰和西班牙,成为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种姓制度

C.城市自治机构                         D.中央集权制度

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利于推进世界和谐

1)写出事件的名称: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5分)

2)图二、四所反映的事件共同涉及到了哪一问题?今天,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分)

材料二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两国政府都承认的平等边界条约,此后中俄东段边境保持了长期的和平。从1964年开始谈判之后,中国就提出了要恢复对黑瞎子岛的主权要求。200810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标志着两国边界线全部确定,“黑瞎子”终于回到中国,这是双方本着和平对话、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精神,历经多年谈判的结果。

3)指出材料中“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2分)黑瞎子岛主权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体现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4分)

4)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请结合所学,归纳出其中的一点。(2分)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资源 环境 发展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请你与他们一起准备相关资料。

主题一:“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源开发” 

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资源开发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代

蒸汽时代

资源

煤炭

                   、石油

原子能(核能)

1)请你围绕主题一,在答题卷上对应上表中的番号写出相关内容。

主题二:“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请你围绕主题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主题三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材料二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是1992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部分主题: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10年: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么?

                                                    ——摘编自百度网

3)请你围绕主题三,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设立“世界环境日”的原因。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特点。

4)结合上述主题内容,请你为本期墙报设计一句“寄语”。

确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统治新秩序的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9世纪70年代中期,哪一位钦差大臣率领湖南战士收复了新疆?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左宗棠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