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材料四:“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靑螺。”——(明)马欢:《瀛涯胜览》(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 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已见
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 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
在中国和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曾面临着统一与分裂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示意图》(局部)
材料二:台湾大事记
元朝 | 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
1662年 | ①(人物(收复台湾 |
1895年 | ②(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
1945年 |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1992年 | 海协会和海基会“③”达成共识 |
材料三: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 上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识图,回答问题
1、这是 遗址图,什么原因使它变成今天的模样?
2、这件事发生在何时?
3、由它你想到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2) 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 )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特风格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像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