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 .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 . 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缓加水并搅拌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苹果腐烂 B . 霉榨取果汁 C . 烂面包发霉 D . 菜刀生锈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C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物质的化学式
  2. (2)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 (3) 写出反应E→D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
  5. (5) C与E的反应属于(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把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滤渣含铜和铁 B . 滤渣中含氯化铜与铜 C . 滤液中肯定含 FeCl2和CuCl2 D . 滤液中肯定含FeCl2和HCl
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亮同学将一称重后的铜片伸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待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ag

请回答:

  1. (1)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取出铜片后,烧杯内的溶液质量减少了g。
  3. (3) 小健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取出铜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则可推断,滤液中的溶质是
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 (1) 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固体B的化学式为
  2. (2) 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下列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 纯碱  NaOH    B . 小苏打  NaHCO3    C . 大理石  CaCO3    D . 食盐  NaCl
加油站附近的禁烟标志与公共场所的禁烟标志,具有什么不同的意义?为什么要放这种标志?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镊子或纸槽取大理石 B . 用电子天平称量粗盐的质量 C . 实验时不规定药品用量,液体可随意取用 D . 为了节约,取用多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微溶于水,易燃的气体。乙炔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火焰称为氧炔焰。将其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褪去。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桶或钢罐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

乙炔的化学性质有:;乙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下图为载人航天器工作仓中气体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B . 氧分子和氮分子能均匀混合,是因为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 C . 航天器工作仓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与地表空气接近 D . 航天器工作仓中充氮气可避免发生火灾后燃烧过于剧烈
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认识物质世界。
  1. (1) 稀盐酸、稀硫酸等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2. (2) 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与其分子个数比之间的关系是;该反应中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1. (1) 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基本反应类型为。在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写出具体微粒名称)。
  2. (2)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写出具体微粒名称)。

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干冰  B.一氧化碳  C.石油   D.大理石   E.活性炭   F.氧气

  1. (1)  能除去冰箱异味
  2. (2)  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 (3)  可用于人工降雨
  4. (4)  可用于供给呼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 .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两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________合金。

(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 g与足量的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 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去年我市中考统一采用无纸化阅卷,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择题答案标号涂黑。2B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铅            B.石墨         C.金刚石       D.二氧化锰

实验室中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准确称量18 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 g·cm-3)

(3)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依次是氯化钠的称量、水的量取、     、装瓶并贴上标签。请你把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完整。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纯碱       C.食盐        D.花生油              

(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  组成.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6)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 ②过滤 ③蒸馏 ④活性炭吸附 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