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淀粉 B 小苏打 C 稀盐酸 D 活性炭 E 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
样品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盐酸的质量/g |
20.0 |
30.0 |
45.0 |
50.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0 |
4.0 |
1.0 |
1.0 |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分析讨论】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粉末。 |
没有气泡产生 |
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
|
该液体是稀硫酸 |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最终确定该失去标签的溶液是稀硫酸。
在实验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充分混合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假设猜想】
猜想一:溶质有Na2SO4
猜想二:溶质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溶质有⑤
猜想四:溶质有Na2SO4、H2SO4和NaOH。
通过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种猜想四不合理的,理由是⑥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菲: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硝酸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二成立 |
小宇: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
⑦ |
猜想三成立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三是正确的。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我国在火箭技术上飞速进步,离不开化学研究。火箭燃料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肼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高能火箭燃料。肼的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可选用F和(填序号)组装成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还可用方法收集氧气。
②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达到控制反应生和停止的目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和(填序号);为除去氢气中的水分,用B、C组装成一套装置,向B中加入液体试剂,气体通过此装置达到目的。
①量取水,应选择(填“10mL”或“50mL”)量筒。
②下列操作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序号)。
a.取用潮湿的氯化钠
b称量时,所用砝码表面已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转移溶液后,烧杯内还有少量氯化钠固体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是甲、石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得沉淀质量为14.35g。
(1)配制选种所用氯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 、溶解
(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