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 (1)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煤还含有少量的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 (2)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3.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实验复习课上,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溶液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1. (1)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A中

    B中

    C中无明显现象

    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

    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C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将A、B、C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①.为确定滤液①的成分,同学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取少量滤液①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部分消失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①中含有

    (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取少量滤液②于试管中,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钠

  2. (2) 【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滤液①中共含有种溶质.
  3. (3) 【实验反思】向滤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C . 不加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生成氧气 D . 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不能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1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填标号)

(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2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原因是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 (1) 写出2个二氧化氮分子的符号
  2. (2) 标出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 (3) 写出CH4中右下角数字“4”的意义
  4. (4) 写出CO32-中右上角数字“2”的意义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大理石瓷砖 B . 塑料水管 C . 棉花 D . 黄金面具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 .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C . 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 D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19年4月,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彰显大国风采。
  1. (1) 军舰外壳材料为合金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填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无机材料

  2. (2) 制造国产航母的升降机需要用到铝合金。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氧化铝,在阴极区得到铝,阳极区得到氧气。反应过程中,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区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航母的螺旋桨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
现有含少量硝酸钡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取12.5 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7.5 g水使其完全溶解。取10 g溶液,加入100 g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107.13 g的滤液,试计算:
  1. (1) 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
  2. (2) 107.13 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 . 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 . 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
“黑块块、烧就红,投入宝瓶仙气中,银光耀眼白光闪,无影无踪瓶中空;一杯钙泉入宝瓶,化作牛奶无人用。”以上描述的实验现象是指下列哪种物质发生的变化( )

A . 木炭 B . 蜡烛 C . D .
清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含硝酸)的条目下写到“性最烈,能蚀五金”。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其中银和浓硝酸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12:7 B . 反应生成的丁、戊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 . 甲物质由原子构成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外焰、内焰、焰心)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归纳总结了NaOH生物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 (1) 为了验证反应②,小明同学将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其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可选用CuSO4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另一种碱(不溶于水)和另一种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 (3) 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老师告诉同学们,不仅是二氧化锰,红砖粉末等物质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据此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B试管中加入ag红砖粉末(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图片_x0020_100022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Ⅱ.待B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克

Ⅳ.分别量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红砖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图片_x0020_100023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

且……

(实验结论)

  1. (1) 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是
  2. (2) 实验Ⅱ、Ⅲ证明:红砖粉末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3. (3) 通过实验Ⅰ﹣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过氧化氢在红砖粉末催化条件下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
  5. (5) (实验评价)

    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

  6. (6) 若通过实验Ⅳ得出结论: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那么实验Ⅳ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水泥块等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用水泥块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的提高反应速率。

4种化合物;CH4 , C2H6 , C2H2 , C2H4 , 若每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则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 4∶3∶2∶1    B . 4∶6∶2∶1     C . 4∶3∶1∶2    D . 4:1:2:3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

C 液氮可作制冷剂

D 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          G           

2)写出H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克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5克氧化镁,则消耗3克空气

C.1克食盐溶于10克水中,得到11克盐水,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