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上午,苏州太湖半程马拉松赛,全程约21.0975公里,即将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畔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跑步这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向大众提倡低碳健康新生活,呼吁环境保护,展现名城苏州和谐、易居和梦里水乡的独特魅力。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①配制盐酸: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g。
②实验测定:
称取10.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烧杯总质量/g | 280.0 | 278.9 | 277.8 | 277.8 |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g。
③数据处理:计算该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 无明显现象 |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
实验结论 | 铁、铜、锡的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①金属X为 ,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和 (填序号字母).
A.K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 .
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推断,图一中试管②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②小组同学把沉淀M、N混合后置于烧杯丙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把烧杯丙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反应结束后废液缸内上层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某同学完成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后,为验证剩余溶液的组成,取剩余溶液60g,向其中缓慢滴加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同学完成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稀盐酸______过量(填“是”或“不是”)
(2)求A点对应溶液中Mg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当加入NaOH溶液240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用序号):①空气 ②氧气 ③水蒸气 ④高锰酸钾 ⑤铁粉 ⑥氮气 ⑦海水 ⑧冰水混合物 ⑨过氧化氢溶液 ⑩二氧化碳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是化合物的是 ;是单质的是 .
有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在上面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结构的是(填序号,下同) ,表示离子结构的是 。
(2)在上面的结构示意图中,最易得电子的原子是(填序号,下同) ,最失电子的原子是 。
(3)上述粒子共代表 种元素,其中 属于同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