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总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 A | B | C | D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 | |
实验结论 | 猜想二不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是:.
②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
A→B+C:,反应类型为:;
E→C(反应物、生成物未全部写出):。
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 g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
(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将容器中的溶液在t ℃时恒温蒸发27克水后,恰好达到饱和,计算t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铝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铝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的原因,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铝的化学性质本来不活泼,难被腐蚀;②市场上的铝材料通常是铝合金,合金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③铝性质活泼,表面能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认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我国万米深海潜水器 “ 奋斗者 ” 号载人舱外壳材料采用的是钛合金,钛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 TiO 2 +2Cl 2 +2C TiCl 4 +2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 X 为 CO B . TiO 2 是氧化物
C .钛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钛高 D .反应前后 Ti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一】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并测定NaOH的纯度,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
(1)操作B的名称为 ,加入适量某种试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若要测定该固体中NaOH的纯度,实验过程中一定还需用到的仪器是 .
【实验探究二】为了测定NaOH的纯度,小红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铁架台略去).
(4)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
(5)实验中取用样品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样品用量过多,会造成测定的NaOH纯度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 .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