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篮球 B . 陶瓷碟子 C . 可降解饭盒 D . 尼龙连衣裙

图中所示为实验室中常用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是,②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有点是

  4. (4)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欲使用装置E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 (5) 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6. (6)

    如图是眼见氧气性质的两个实验.其中实验甲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其作用是;实验乙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
A . 燃着的木条 B . 带火星木条 C . 澄清石灰水 D . 闻气味

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 , 验证集气瓶中CO2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3)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极易溶于水。实验室里通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 . 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 . 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D . 用霉变的花生榨食用油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 .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 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 . 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 .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 D . 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 . 质量很小 B . 不断运动 C . 体积很小 D . 之间有空隙
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

  1. (1) 铜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的硬度比纯铜(选填“大”或“小”),青铜属于(选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2. (2) 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巨大的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3. (3) 铝的利用距今近200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4. (4) 铜比铁、铝更早被人类利用,主要原因是
  5. (5) 欲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是铁、、银。
  6. (6) 硬铝的主要成分是铝、铜、镁,可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的制造。若将一小块硬铝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氖气:Ne2 B . 两个氢原子:H2 C . 铁离子:Fe2+ D . 两个氮分子:2N2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 . 牛奶变质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剧烈氧化 C .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 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发现了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 B . 青蒿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2g C .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D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22:5
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B .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 C .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可能会发生改变 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 . 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 D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 .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煤的燃烧 B . 纺纱织布 C . 矿石粉碎 D . 铁水铸锅

牙膏中的填充剂一般为碳酸钙、二氧气硅、氢氧化铝,其中“黑妹”牙膏用的填充剂是碳酸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填充剂是碳酸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下图是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

A.碳酸饮料          B.高炉炼铁              C干冰           D.燃料燃烧                    

这些物质中:

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下同)          

2)可以用于制作碳酸饮料的物质是            ,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可用作燃料的物质是            

将KClO3和MnO2的混合物25g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得到剩余固体15.4g,则反应中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

A.9.6g B.14.9g    C.0.5g D.3.2g

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牛奶6.3~6.6,葡萄3.5~4.5,玉米粥6.8~8.0,苹果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             B.牛奶             C.苹果             D.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