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连接装置并检査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碘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材料研发】
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均实现了100%“绿电供应”。绿电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发电技术,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不符合绿电技术的是____(填字母)。
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图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流程图。
①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②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反应前,整套装置+样品的质量/g |
共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
反应后,整套装置+锥 形瓶中剩余物的质量/g |
104.60 |
20.00 |
123.72 |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明做出如下猜想:①含有NaOH和 Na2CO3;②含有Na2CO3和NaHCO3;
[实验探究]为确定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项探究活动.
①对相关物质性质的研究.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饱和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现象I |
加入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上表中现象I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为确认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 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一定量反应后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的CaCl2溶液. | 有沉淀产生 | |
② | 将步骤①所得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并将滤渣分成两部分. | ||
③ | 向其中一份步骤②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原溶液中含有. |
④ | 取另一份步骤②所得固体,溶于水,然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 猜想1正确 |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2021 年 10 月 16 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火箭推进器中通常盛有 N 2 H 4 和 H 2 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2 H 4 +2H 2 O 2 =R+4H 2 O ,其中 R 的化学式为
A . N 2 B . N 2 O 4 C . N 2 O D . NO 2
A~E是碳单质、铜、氧化铜、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种,A、E是黑色固体,B、C是无色气体,且B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 “—”表示物质
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缺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B的化学式是 。
(2)转化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③、④、⑤存在逆向转化关系的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