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 H2O与H2都含有氢分子 C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 . 物质溶于水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气就是甲烷 B . 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C . 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 . 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填埋法
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图片_x0020_100012

  1. (1) 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微粒(选填序号)。
    A . 图片_x0020_100013 B . 图片_x0020_100014 C . 图片_x0020_100015
  2. (2)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 (3) 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汞—非金属—用作温度计 B . 纯碱—碱—制玻璃 C . 消石灰—盐—作建筑材料 D . 乙醇—有机物—作溶剂
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如乙金属为Fe,则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3H2 B . 金属甲.乙.丙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若乙是金属Al,则丙可能是Zn和Fe D .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甲、乙、丙、丁
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初中阶段应该具备的化学素养,下列事实或现象包含了一些基本化学观念.请根据要求合理回答:
  1. (1) 墙内开花墙外香,从微观分析其原因是:
  2. (2) 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作用.
  3. (3) 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FeSO4溶液、Zn、Cu B . 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 C . ZnSO4溶液、FeSO4溶液、Cu D . ZnCl2溶液、CuCl2溶液、Fe.
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下列用途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的生理盐水 B .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C . 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 D . 交通上,用氯化钠清除公路上的积雪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 . 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 . 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2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浅蓝色,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填名称,下同);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2. (2) 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列装置。(填编号)

    图片_x0020_100021

  3. (3)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2

    ①人用力吸气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②人用力呼气时, 应将活塞A,活塞B;,此时观察到瓶Ⅱ内的现象是

    ③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以下是实验室的常见仪器

图片_x0020_1840571624

分别写出以上仪器的名称:ABCDEFGH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
A . 金刚石 B . C . 石墨 D .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轮胎爆炸    C、过氧化氢分解    D 

实验室里用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A . 图片_x0020_2086458682     B . 图片_x0020_1649912972 C . 图片_x0020_595217653     D . 图片_x0020_19984409
点燃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_x0020_1130771570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有重要意义。
  1. (1) 下图物质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请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

    图片_x0020_100017

    图片_x0020_100018

    图片_x0020_100019

    构成的粒子是

    构成的粒子是

    构成的粒子是

  2. (2) 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图片_x0020_100020

    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 (3) N(NO2) 3是科学家 2011 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N(NO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N(NO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2)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 ℃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 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________(填“>”“<”或“=”)B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固体酒精,因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与液体酒精相比更安全,因此广泛应用于餐饮业、旅游业和野外作业等。使用时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燃烧时无烟尘,火焰温度均匀,温度可达到600 ℃左右。

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酒精的熔点是-114.1 ℃),而是将工业酒精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固体型态。醋酸钙是一种制作固体酒精时用的凝固剂,醋酸钙易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当两种溶液相混合时,醋酸钙在酒精中成为凝胶析出,液体便逐渐从浑浊到稠厚,最后凝聚为一整块,得到固体酒精,下面是制作方法。

药品:醋精(30%的醋酸溶液),工业酒精(95%的乙醇溶液),碳酸钙

步骤:

Ⅰ 将醋精慢慢加入碳酸钙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醋酸(CH3COOH)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CH3COO)2Ca]、水和二氧化碳。

Ⅱ 将所得溶液制成饱和溶液。

Ⅲ 向溶液中慢慢加入工业酒精。注意:一开始酒精会剧烈沸腾,需慢慢倒入。

Ⅳ 溶液冷却后,即可得到固体酒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酒精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中用到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C2H5OH)     B.醋酸(CH3COOH)     CCaCO3

(5)Ⅱ中将生成的不饱和醋酸钙溶液制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和她的团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三种原子构成   B.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青蒿素中碳和氧的质量比为3:1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
不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反应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反应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