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 1H![]() | 2He![]() | ||||||
第二周期 | 3Li![]() | 4Be![]() | 5B![]() | 6C![]() | 7N![]() | 8O![]() | 9F![]() | 10Ne![]() |
第三周期 | 11Na![]() | 12Mg![]() | 14Si![]() | 15P![]() | 17Cl![]() | 18Ar![]() |
(1)11号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13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个。
(2)17号元素的名称是 。
(3)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光合作用 D.
【提出问题】
这瓶NaOH溶液肯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怎样呢?
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
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小王、小张认为NaOH溶液一定变质的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小王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协助小王完成实验现象的填写: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 有产生 | NaOH溶液样品部分变质 |
②取经过①反应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成色 |
②小张取用小王第①步反应后的滤液,滴加CuCl2溶液,有色沉淀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错误.
①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常加入适量(填物质的化学式),再过滤除去该杂质.
②小王、小张通过以上探究分析推出:实验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应该是.
(1)铝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上图所示,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氮化铝的化学式为 .
(4)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铝.请将该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横线上填化学式,配平).
(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 性.
(6)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验证铁矿石冶炼成铁属于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块铁矿石和铁块,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整理如
下:
(1)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判断铁矿石与铁块是不同的物质?
(2)对铁矿石和铁块分别进行通电测试,发现铁块导电,铁矿石不导电;
(3)铁块是不同于铁矿石的一种物质;
(4)分别用磁铁吸引铁矿石和铁块,发现铁块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矿石则不能;
(5)通电的方法不如用磁铁吸引的方法简便易行.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 ;属于获得结论的是 ;属于反思评价的是 .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下列现象,其中含化学变化的是( )
①蜡烛燃烧②铁锅生锈 ③湿衣物晾干 ④灯泡发光 ⑤蔬菜腐烂 ⑥冰雪融化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全部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表示如表中 (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干燥气体)
A.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性质 D.监控气体流速
已知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中的反应物不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