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所得分类结果也不同,思维导图是建立概念联系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物质分类的归纳整合,看图填空。

图片_x0020_13  

  1. (1) ①处应该填写的分类标准是
  2. (2) 请分别将A.盐水;B.铁;C加碘盐;D.蒸馏水,填入图②③中。(填字母编号)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 . 最外层电子数 B . 核外电子数 C . 中子数 D . 质子数
自来水厂可用氯气消毒.氯气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反应前后氯元素没有呈现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1 C . 0 D . ﹣1
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 .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 C .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D .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 .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D .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自来水 B . 不锈钢 C . 氯酸钾 D . 空气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   )
A . 碳酸钠和稀盐酸 B .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 高温煅烧石灰石 D . 大理石和稀硫酸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 (1) 金刚石具有的物理性质,可镶嵌在玻璃刀上,用于切割玻璃;
  2. (2)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3CO+Fe2O3 2Fe+3CO2 , 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3. (3) CO2 和 CO 可以相互转化,写出 CO2 转化为 CO 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1. (1) 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1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步骤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步骤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步骤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对比步骤Ⅱ和步骤Ⅲ,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 (2)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2所示。

    ①研究表明CO2能导致效应,SO2易形成酸雨。

    ②各级政府推广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图2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

    ③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报警器安装位置如图3中(选填“A”或“B”)所示。

    ④为了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比如(填序号)。

    A 太阳能B 地热能C 潮汐能D 煤和石油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氧化铜

木炭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CaO

CaCO3

高温煅烧

D

Cu

CuO

通入H2后,再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 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 C .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 .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 (1) 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氯化钠中氯元素与钠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3. (3)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4. (4) 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低钠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的质量不宜超过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 (5) 若每日食用5g该品牌低钠盐,请你算一算,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质量氯化钠中钠元素质量的百分之?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②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钠离子;                ④高锰酸钾

2010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40g碎纸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产生气体3.52克(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计算:
  1. (1) 计算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 (2)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 (3)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量取 21mL 某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_____ _____ (填数字序号)。

25mL 量筒 50mL 量筒 ③胶头滴管 ④玻璃棒

2 )采用倾倒法取用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应 _____

3 )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_____ ,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利用 _____ (填 “内焰”或“外焰”)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物质加热。

4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 _____

可口可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其中含有CO2H2O和柠檬酸(具有一般酸的性质)等物质。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探究雪碧中CO2的存在。将必要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在下表中: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B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CCCO2反应放出热量

DCOCO2都具有还原性

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

⑴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

⑵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多少克高锰酸钾与71g硫酸钠(Na2SO4)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3分)

如下图所示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 .森林里空气的含氧量高于现在教室里空气的含氧量

B .动植物呼吸和矿物燃料燃烧都有氧气参与化学反应

C .教室中的某个氧分子有可能来自于远方的乡村田园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数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