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依据 A 图,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即可)
②依据 B 图可知,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填“活泼”或“不活泼”)。
③若 x=8,则 C 图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④D 图中甲、Cl、乙三种元素其原子的电子层数(填“相等”或“不相等”)。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① 8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至40℃, 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钙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 60℃硝酸钾饱和溶液105g , 若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
③20℃时,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④ 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至20℃,此时溶液中钙离子数目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钙离子数目(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溶液中钙离子浓度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钙离子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上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 , 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
(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陶瓷地板;②木制桌椅;③玻璃;④纯棉衣服;⑤铝合金门窗;⑥铁锅。其中由天然物质制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
材料2 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
材料3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材料4 四川5.12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请写出氯气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条即可)
(3)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
(4)写出材料3中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材料4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Na + 、 Cl ﹣ 、 Ne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则它们都是相对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