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H+、K+、Cl、X,其中X可能是(  )


A . Mg2+  B . Fe3+ C . OH D . CO32
某中学为学生制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食谱如表,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建议学校再增加的食物为(  )

主食

米饭

副食

花生米、清蒸鱼、炒牛肉

饮料

牛奶

A . 麻辣豆腐 B . 清炒鸡蛋 C . 炒青菜  D . 红烧排骨
如图是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1)
  2. (2)
  3. (3) 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化学与生活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化学与环境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 . 化学与安全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D . 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盐水    C . 液氮    D . 食醋
中科大研究人员通过构成二维RhW纳米片实现高效CO2催化剂氢生成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数发生了改变 B . 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 . 反应前后的二维RhW纳米片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 反应中的H2和CH3OH的质量比为1:16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A装置相比,B装置有什么优点?

②写出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可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并验满二氧化碳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 . 天然气、煤、石油 C . 液态氧、过氧化氢、洁净的空气 D . 稀有气体、酒精、石灰石
小明的妈妈为他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菠菜汤、凉拌黄瓜 B . 清蒸鲢鱼、蒸蛋 C . 米饭 D . 炒土豆丝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1. (1)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 (2)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氯化钾的溶解度。
  3. (3) 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
  4. (4)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钾,可用方法提纯硝酸钾。
  5. (5) t1℃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g。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 → 碳酸

C.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D.

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乙醇、油漆需要密闭保存

分子质量很小,故液体均易挥发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D

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

A . A   B . B   C . C   D . D
产生下列现象与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的是(   )
A . 闪电 B . 酸雨 C . 臭氧层空洞 D . 温室效应
水是生命的源泉。
  1. (1) 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2. (2)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 . 用洗涤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 .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 . 用汽油清洗油渍
  3. (3)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加入 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4. (4) 如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结晶。

    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填“甲”或“乙”)。

  5. (5) 下图是小明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18%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配制上述溶液,小明需要称取蔗糖g

    ②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符合题意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A.DECAB   

    B.ECADB   

    C.EDABC

    ③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不符合题意操作

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在A﹣E中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填序号),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写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均可)。
  3. (3)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实验室通常用块状硫化亚铁跟稀硫酸溶液混合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在A﹣E中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如果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从 口通入。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求:(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3)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如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C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  ,D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  ,电源的正极在  端(“A”或“B”),电解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光亮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和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直接接触,其中铁钉中的A、B、C三处中  处锈蚀最严重.

(2)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杂质不含硫元素)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

的主要原料。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黄铁矿中FeS2含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假设

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 ①4FeS2+11O2      2Fe2O3+8SO2

Na2SO3+H2O2Na2SO4+H2O

Na2SO4+BaCl2BaSO4   +2NaCl

Na2CO3+BaCl2BaCO3   +2NaCl

【实验探究】

. 称取1.60 g黄铁矿样品放入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 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问题讨论】

1Ⅰ中装置中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含量测定】

2)Ⅱ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3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Ⅱ中证明所加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拓展应用】

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6)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稀释时,应将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              

7)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SO2可做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