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后,发现带火星木条复燃。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必须进行下列两个实验才能证明。
实验 |
步骤 |
现象 |
实验二 |
在上述实验步骤①后,加入准确称量的少量CuO,待反应结束后(不再有气泡放出),继续滴加过氧化氢,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重复多次。 |
|
实验三 |
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CuO的质量。 |
假设:。方案:。
加热 10g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9.36g 。计算:
(1) 生成氧气多少克 ?
(2) 剩余固体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E F G
①仪器的名称a是(1),仪器b的名称是(2)。
②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比较纯净的O2,应选用上图中的(3)(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MnO2的作用是(5)。
③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6)(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是CO2(8)。
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 —— 蔗糖分子分解了
B .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 水分子间的间隔增
D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总是显负价 B.在H2中,H元素为零价
C.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D.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物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化学实验设计应该尽可能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图是小强设计的CO还原CuO实验。
该实验现象是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该实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体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 ;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 ;
(2)小新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其原理是 用 ;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 ;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物质的总质量.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 == FeSO4+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 + HCl == NaCl + H2O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6HCl ==2FeCl3 +3H2↑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 )
A.元素 B.原子 C. 分子 D. 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