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关于透镜的焦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 焦点是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B . 焦点是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C . 凸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 D . 凹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
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 . 手影﹣﹣羊 C .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D . 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
如图所示是小红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试卷是白纸上印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够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 .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 . 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 . 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 . 黑纸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度,界面CD上面的介质是

假期到公园中游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选择.
  1. (1) 在公园里划船时,桨往后划,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的,停止划桨后,小船依然向前行,这是因为小船具有.质量200kg的船静止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船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玩饿了,同学们很喜欢吃几串烤羊肉,烤肉师傅们在烤肉的过程中,将炉火的化学能转化为肉串的能,烤上一会儿便香味四溢,这是分子的现象.
  3. (3) 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阳的像.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树叶是由于光射到树叶上时,发生了的缘故(前两空均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镜.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测焦距,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 . 7.5cm B . 15cm C . 30cm D . 60cm
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图片_x0020_100008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近期,随着“灰霾”天气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它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漂移范围广,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

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

  1. (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单位)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2. (2) 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这是因为气流处流速大而压强 的缘故.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 ,但很快又受到光洁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这又是因为颗粒物与光洁金属网C接触后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 的原理.

甲、乙两人从相距100m的两点沿直线向中间相对而行,且v=2m/s,则图中的t0=s。

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温度.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 小孔成像  B . 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    C . 影子的形成  D . 太阳灶
关于能源、信息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 . 广场舞的伴奏音乐“震耳欲聋”,这里的“震耳欲聋”指的是乐音的音调高 D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碱弱噪声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船和山 B . 山和船 C . 地面和山        D . 河岸和流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B .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 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 . 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工人师傅用游标卡尺测得某工件长0.07530m,如果你用手中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     )

A . 0.07m B . 0.075m C . 0.0753m D . 0.07540m
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CCTV歌手大赛,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如图下列实验中,属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A .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 B . 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情况 D . 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轻声说话声
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载面积(mm )

A

60

0.76

B

60

1.02

C

80

0.76

D

尼龙

80

0.76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3. (3) 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4. (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