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 . 利用回声可以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C . 敲一根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一定能听到两次声音 D .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下列工具中,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 . 螺旋测微器 B . 沙漏 C . 钟表 D . 日晷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 . 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 . 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 . 频率高,振幅大 B . 频率低,振幅小 C . 频率低,振幅大 D . 频率高,振幅小

如图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彩虹是光的现象。一面五星红旗在红光的照射下,观察到旗面为色,黄色五角星为色。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甲乙两物体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为 ,若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A . 景区喷雾 B . 人造雪景 C . 撒盐融雪 D . 人工降雨
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小红发现家里用过的台灯灯泡的内壁会发黑,这是因为钨丝先的结果。
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后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20m/s,请计算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
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沿MN直线匀速运动,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5秒后,甲距离N点5米。继续运动5秒,乙距离M点10米。则乙物体的速度为(  )

A . 1米/秒 B . 2米/秒 C . 4米/秒 D . 5米/秒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1) 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
  2. (2) 小明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3. (3) 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4. (4) 在第(3)的前提下,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像;实际生活中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 . 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 . 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 . 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①通过细管可以看见水底的物块,但从细管中穿过的直铁丝,却碰不上物块,请在图中作出通过细管看见物块的入射光线和法线;

②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中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

  1. (1) 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时所受的摩擦力;

  2. (2)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3. (3)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牛,现把一只重为2牛的钩码挂在杠杆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把钩码画在图中的适当的位置。

  4. (4) 在图中,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 2和力臂l l对应的力F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探测器

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110h的飞行后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在距离月球表面100m时,通过减速来减小其惯性,以被月球引力捕获,如图为嫦娥四号通过“桥”中继卫星利用超声波传回的世界第一张近距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组成,随着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顺利在月球背表面行驶,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印记。“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太阳能电池板,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1. (1) 嫦娥四号在减速着陆时,动能,重力势能(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 (2) “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带齿纹的轮子,其目的是,使其能顺利在月球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把光能转化为
  3. (3) 请你指出文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是,支持你观点的证据是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 (2)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 (4) 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是:
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 .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 . 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 . 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