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八年级(初二)物理
: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将透镜向蜡烛适当移动,仍成清晰的像
B .
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透镜适当移动,光屏上还会成清晰的像
C .
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眼睛在光屏后面,把光屏撤掉后通过透镜仍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D .
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中间,为使光屏上成清晰像,将光屏向右适当移动
单位换算:250cm=
m;1800s=
h。
甲、乙两个同学做了两个不同的单摆,测量摆的周期,结果恰巧摆的周期相同,这是因为这两个单摆有相同的( )
A .
摆长
B .
摆幅
C .
摆球质量
D .
摆球质量、摆幅和摆长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 .
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 .
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 .
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 .
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同学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交谈的语声,是靠
传播的;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音或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还可以靠
传播;贝多芬耳聋之后,把小木棒的一端放在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仍然可以听见琴声,说明声音还可以靠
传播(以上空格均填写介质种类)。
某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5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1)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4中像的性质和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5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有很多物理现象,由于其自身属性的关系,难于直接观察,这就可以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各种效应把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转换成易于观察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这种科学方法就叫转换法 .下图中的实例主要用到“转换法”的是( )
A .
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
B .
教科书以与水波相比较的方式引出声波
C .
探究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
D .
比较尺子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近年来,双轮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质量为 50kg 的小美驾驶平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3min 通过的路程为 540m,已知平衡车的质量为 1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cm 2 ,g 取 10N/kg。求:
(1) 平衡车的速度;
(2) 平衡车的重力;
(3) 小美驾驶平衡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 图中反射角是
度.
(2) 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了
.
(3) 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我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公路两旁的房屋
B .
公路两旁的树
C .
他骑的自行车
D .
对面驶来的汽车
有一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远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在光屏上( )
A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不成像
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她将干冰放入试管,将气球套在试管口上,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发现试管壁外面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外壁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 .
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 .
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 .
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
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寒冷的冬季,户外说话时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 .
浴室内洗澡时会发现屋顶有许多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C .
打针时要在皮肤上擦酒精,酒精会很快变千,这是升华现象
D .
寒冷的冬天,房屋的玻璃窗内表面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凝固现象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且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便于确定像的
。
(2) 小明先在玻璃板前面2cm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A侧观察,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
(选填“虚”或“实”)。
(3) 在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
(4) 接下来,小明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1cm,B蜡烛应与A相距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6) 做实验的时候,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时的实际时间是
。
图一中刻度尺所测木板的长度是
cm.图二中停表的示数为
s.图三中体温计指示的温度是
℃.图四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其示数为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下列四种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例子中,说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
汽车修理师傅听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
B .
孕妇做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
C .
超声波可用于清洗钟表、眼镜
D .
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猜测大雨将至
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
<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
>>
最近更新
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接力曾经过岳阳。火炬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35. ---I’m sorry I’m late. I got held up in the traffic
读中国某季节风向图,完成15-17题: 15. 图
分析一块生物组织,发现其中含有蛋白质、核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
(08年黄冈中学二模文)已知曲线上有一点列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
如图,▱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
在进行猪心脏解剖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有一个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
两宋时期,两浙路、福建路、广南东路科举出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
如图,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
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托词
伴随我国西部大开发,部分人口有自东向西的
在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