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则准确值是  cm,估读值是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其速度公式v=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 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 . 运动的越远,花的时间越短
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真空中声速是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小明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小明约m.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
如图所示的漫画,站在岸上的人看到的潭水并不太深,也就到人的胸部而已,可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很多,人跳入水中后可能会发生溺水事故,为什么?

中国空气质量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宝骏E100(如图所示)上市后的三个月内,柳州市PM2.5数值相比同期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该车(空车)质量750kg,其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为155m,最高车速达到100km/h。在几次记录中,该车每百公里电耗为8.4kW·h.求:

  1. (1) 该车空车时的重量是多少N?
  2. (2) 该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 (3) 该车行驶100km所耗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汽油?(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请你在图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现象;如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选填“甲”或“乙”)。

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闻到了一股“酒精味”,想到“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较多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够闻到酒精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 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C . 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 D . 酒精的沸点为 ,可用酒精温度计测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
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折射角是,玻璃在侧.

下面那一项不是机械运动(   )
A . 江河奔流 B . 斗转星空 C . 分子运动 D . 地壳运动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一端紧压在桌面的边沿,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锯条使它振动,可以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若要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锯条不变,改变 (以上选填“拨动力度”或“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观察到钢锯条振幅发生了变化,同时听到的声音也不同.

图片_x0020_100012

单位换算:56m/s=m/min;54km/h=m/s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十字路口,用不停闪烁的黄光,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铁路上的巡道工、街道上的清洁工穿黄色工作服.是因为人眼对黄光的敏感程度
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屋内有一灯,人眼在点A看到灯的像在点B。

  1. (1) 通过画图,用点C标出灯的位置;

    灯发出的一束光经玻璃窗反射后经过点A,画出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 (2) 若人眼靠近玻璃窗,灯经玻璃窗成的像将会(选填“靠近玻璃窗”、“远离玻璃窗”、“仍在点B”)。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中传播速度最大.
2016年7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完成交回实验,最大速度可达420km/h.牡丹江距离哈尔滨约300km,若标准动车组以3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牡丹江到哈尔滨需h,行驶过程中以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