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下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消音 B . 在摩托车上装上消声器可以减弱声音 C . 城市高架公路两旁设置屏障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D . 公路两旁植树造林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却无法减弱噪声的危害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 .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 .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D .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检查视力,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由于房间较小距离不足,一般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若人背对视力表正对镜面坐在离平面镜2m处进行检查,则视力表应放在离平面镜 m处.视力表的像与体物体大小 ,视力表在镜子里成的是 像.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 甲乙 B . 甲丁 C . 丙乙 D . 丙丁
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这个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其中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利用图中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 (1) 乙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2. (2) 甲车行驶70 s通过的路程是m,以汽车为参照物,车内乘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 (3) 甲、乙两车在0~40 s内的平均速度是(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34 图片_x0020_100035 图片_x0020_100036

  1. (1) 如图甲,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移去后面的蜡烛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3. (3) 在该实验中,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时应选玻璃板的边缘(镀膜面/不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反射/折射),
  4. (4) 若图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
    A . 都不能成像 B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5. (5) 若图丙中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如图丙所示,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保持不变”)
淮安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这是在处控制噪声;为了便民,很多公共场所都安装免费的“WiFi”供大家使用,对于手机用“WiFi”上网、使用手机微信聊天、刷朋友圈等这些过程通过传递信息的.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参赛者

成绩/s

14.3

13.8

13.7

如图所示,图甲中体温计的读数是℃;图乙中小球的直径是cm.

小徐同学用焦距f为10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实验中,所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像高h分别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h(厘米)

1

40.0

13.3

1.0

2

30.0

15.0

1.5

3

25.0

16.6

2.0

4

16.6

25.0

4.5

5

15.0

30.0

6.0

6

13.3

40.0

9.0

  1. (1) 根据实验序号1~6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像高h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变小,
  2. (2) 根据实验序号1~6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物距u的大小及发光体高度和像高h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同一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时,

    ②同一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3.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及像高h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4. (4)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u等于某一值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可以在本实验中将物体置于离凸透镜厘米的范围中进行实验。
科学家为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设法在月球上安装了平面镜,然后在地球上发射激光,记录从地球发射激光到月球后经月球上平面镜反射回到地球的时间为2.54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A点的位置,并作出其光路图。

如图所示,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这样特殊的叶子有什么作用?

如图1所示为最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电子眼镜”.它的外观类似一个环绕式眼镜,其中一个镜片具有微型显示屏的功能.眼镜可将信息传送至镜片,并且允许穿戴用户通过声音控制.电子眼镜包含了很多高科技,包括蓝牙,WiFi,骨传导耳机,照相机,麦克风,触摸盘以及帮助你探测倾斜度的重力感应和陀螺仪等.

  1. (1) WiFi无线信号是通过来传递信息的,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km/s.
  2. (2) 麦克风(动圈式话简)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利用了的原理.
  3. (3) 电子眼镜中最为先进的就是显示系统,它主要由一个微型投影仪和一个透明的棱镜组成(如图2所示),投影仪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透明的棱镜能将投影发出的光(选填“反射”或“折射”)到人眼中,同时也能让自然光线进入人眼从而使眼镜显示信息融合于现实(如图3所示)
  4. (4) 电子眼镜在使用中因为电流的效应会有明显的发热,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和折断了,这是光的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选填“凸”或“凹”)透镜.

如图,向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会看到两个乒乓球 (填“分开”或“靠近”);用注射器吸入无水酒精,是利用了 ,再将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小孔,小孔内还留有少量酒精,沿针筒轴线方向向外拉动活塞一段距离,保持静止,此时,液态酒精消失是现象,不计活塞与针筒的摩擦以及活塞自重,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100m.求:
  1. (1) 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 (2) 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
  3. (3)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多少?
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关于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波的沸点是48 ℃ B . 海波在BC段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C . 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 . 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