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实验通过改变拨动塑料尺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通过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声音的
  2. (2) 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不同。(以上两问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3. (3) 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法。
  4. (4) 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传进耳朵,引起鼓膜,人便听到声音。
  5. (5) 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
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镜的湖面上,如图所示.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m,该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或“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如图从左到右依次为a、b、c三杯水中,b、c两杯的质量相同,比较它们的温度后,可知: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大的,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小的。

电闪雷鸣时,因为光速比声速要,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11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的时间需要 s.
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 B . C . D .
人对着山崖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 .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C . 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 音乐厅内钢琴的演奏悦耳动听,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大 C . 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用手机通电话,通过音调可以辨别对方是否是熟人
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需要

小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靠着音叉叉股:

图片_x0020_1753085062

  1. (1) 当小莉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乒乓球弹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 (2)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把不容易观察到的振动现象,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 (3) 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又,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除了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外,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原因是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 ,即v= .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 (1) 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m/s.
  2. (2) 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m/s2
  3. (3) 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4. (4)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 , 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请把图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

以下数据,最接近日常生活中实际值的是(   )
A . 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重力为10N B . 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C . 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是5m/s D . 我国生活用电的电压为36V
如图所示是一名清洁工人在高楼外清洁竖直的玻璃幕墙。如果工人距幕墙0.4m,则他在墙中的像距他m,工人看到玻璃幕墙中自己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 . 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小明去超市购物,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前往二楼,小明感觉自己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的,来到二楼,小明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琳琅满目的货物是由于光的反射,在商品选购区小明发现旁边的顾客接听电话时告诉对方自己的手机信号不好,这可能是金属容器或有金属网罩建筑物对电磁波有作用,选好货物,小明又发现购物小车比空车时难推,这是因为增大,使小车受到的摩擦增大.
张明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了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这是在减弱噪声;第二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减弱噪声;第三,告诉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花,这是在减弱噪声。
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选用中,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要用凹透镜 B . 医生检查耳道时常用一个凸透镜 C . 大客车的观后镜要用凹面镜 D . 公路上转弯处装的是一个凸面镜
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 减弱声波反射 B . 增强声波反射 C . 增加声音响度 D . 使墙壁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