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 D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进行加热,直到沸腾。

  1. (1) 水沸腾后的温度特点是,同时可以观察到气泡离开容器底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
  2. (2) 有三个同学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如图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那么,他们用a、b、c三个装置做实验所作出的对应图象的顺序应该是
  3. (3) 为了能很好的观察到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腾且能节省实验时间,那么选择装置做实验会更好些。
周末,小明到商场去买运动鞋,他站在商场匀速上楼的自动扶梯上,听到楼下传来同学小亮的呼喊声,但一时在人海中没有看到他…,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以扶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B . 小明是靠音色辨别出小亮的声音 C . 小明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 . 小亮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明耳朵里的
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个特性:
  1. (1) “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
  2. (2) “雷声大作,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3. (3)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体温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   )
A .  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 B .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C .  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 D .  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1. (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入射角;
  2. (2)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3. (3)

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试画出从光源A发出的光线经过B的光路图.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 实验中,选择 (填“大块”或“粉末状”)的固体效果比较理想;
  2. (2)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3. (3) 由图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4. (4) 在图丙中,从t1到t2过程中来看可知,此类物质熔化时温度 (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不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 (5) 如果有80℃时的此种物质,可能处于 ______ 。
    A . 固态 B . 液态 C . 固液共存态 D .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如图所示,春晚上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进行对话,对此(  )

A .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根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 D .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填 “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

图片_x0020_100020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 .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3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 (1) 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行驶了多远?
  2. (2) 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远?
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 (1) 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像(选填“熔化”或“凝固”)
  2. (2) 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 (3) 该物质的熔点是℃。
  4. (4) 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 (5) 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50m/s      B . 25m/s      C . 24m/s     D . 10m/s
人眼看物体时,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当晶状体变得最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如图所示,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请保留作图痕迹).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 .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 . 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 (1) 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 (2) 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 , 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 , 她 (选填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 (3) 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 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 (吸热/放热)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 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