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上经常看见塔吊,塔吊的横梁可以看成一根杠杆,塔吊在C处安装了较重的配重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 美观 B . 增大塔吊的阻力,确保塔吊不会翻倒 C . 减小塔吊所吊物体的重力 D . 增大塔吊的阻力臂
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 . 机械能变小,动能变小 C .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 .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 (1) 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2. (2) 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 (3)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4. (4) 冬天在我国北方较寒冷的地方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冰花;
  5. (5) 汽车上还有雷达装置,雷达启动后发出(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与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相比,在空气中,超声波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的速度。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只有控制变量法 B . 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大小 C . 比较乙、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D . 比较甲、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成像原因的是,其矫正方法的示意图是(选填①②③④)

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 (1)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时,他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以及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R2)。该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用来反映,其依据的公式是。小阳经过探究得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有关。
  2. (2) 小阳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学习了焦耳定律,并进行了如下思考:若R1所在烧瓶中煤油的质量大于R2所在烧瓶中煤油的质量,闭合开关(容器内的油均未沸腾),当观察到现象时,可以判断R1>R2
给下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人民币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00 ,人的头发丝直径约为70μm=  m。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从左到右在光具座上依次安放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 (2) 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把光屏移至适当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 (3) 当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至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影片开创了我国科幻片的新纪元,影片讲的是太阳的生命即将终结,人类带着地球流浪的故事,在太阳内部,发生(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光和热;太阳在毁灭膨胀过程中,它的密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闭合开关 ,电流表示数为 .求:

  1. (1) 电压表 的示数是多少?
  2. (2) 的阻值.
小宗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所示的实验操作。

  1. (1) 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
  2. (2) 小宗让入射光线贴着该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结果如图甲所示。接着小宗多次改变方向,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才能得出“”的普遍性规律。
  3. (3) 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硬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入射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以上两空选填“在”或“不在”)倾斜的硬纸板上;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则看到的图像应为丙图中的。(此空选填“①”、“②”或“③”)。

小明将标有“ 6V 6W ”的灯 L1与标有“ 6v 3W ” 的灯L2串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B .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C .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 该电路不可以测出灯泡L1的额定功率
将小球向上抛出,小球被抛以后,由于具有 会继续向上运动;在 力的作用下,小球最终会落向地面.

李芳同学在进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A.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B.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C.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芳同学为了节省试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D.测出AC间的电压。

  1. (1) 对李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②李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2. (2) 李芳同学改正后,要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划“×”,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3. (3) 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V。
教室里的电风扇与电灯之间是连接的,电风扇与开关之间是连接的。标有“220V44W”字样的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安。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 . 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C . 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 .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
去年冬天特别冷,小明发现家里的热水瓶放久后瓶塞很难拔出来.为了弄清原因,他用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热水,再用橡皮膜封闭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冷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明显向下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密度(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会因密度变小而(选填“上升”或“下降”),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如图1所示,一盛有适量、密度为ρ0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木块漂浮其中。若把质量为m1的实心铜块A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刚好能使木块浸没水中,如图2所示;若把质量为m2的实心铜块B用细线悬挂在木块中央,静止后也刚好能使木块浸没水中,如图3所示。已知铜的密度为ρ1。求:m1与m2的比值。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 B.太阳能 C.石油 D.核能

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