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把40ml的酒精与40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 8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
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无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的方式,使它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成渝高铁线路全长309km,今年底,将实现成渝高铁开进沙坪坝站.今后,大部分成渝高铁车次会从沙坪坝站出发,重庆到成都的运行时间也将缩至60min,由此可知高铁的平均速度为km/h;重庆八中沙坪坝校区到宏帆校区的路程约为6.18km,这样的路程对于高铁(假设以前一问的速度行驶)来说只需要min就可以达到.
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倾斜放置,乙试管竖直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和P , 则(   )

A . P=P B . P>P C . P<P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十一国庆期间,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冷冻室里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
  1. (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2. (2) 小明通过查阅说明书,冰箱的制冷剂是R600a。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叙述它是怎么把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面的?
  3. (3) 小明询问妈妈,知道了使用冰箱节约用电的一些方法,请你也说出冰箱节电的两种方法。
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时的排水量m=6.8×107kg,它以54km/h的速度匀速航行,受到的阻力f=1.0×107N,取海水密度ρ=1.0×103kg/m3 , g=10N/kg,求:
  1. (1) 航行2h通过的路程;
  2. (2) 航母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
  3. (3) 航母航行2h推进力做的功.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1. (1) 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
  2. (2) 天平调平衡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可知石块的质量是g;
  3. (3) 图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可知石块的体积是cm3 , 石块的密度是g/cm3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B . 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等于760mm C . 将玻璃管轻轻上提一点,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 D .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长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B . 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 . 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D . 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的
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鱼缸和水相当于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 (填:“正立”或“倒立”).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有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 (1) 把某个物体房子啊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是否带电。
  2. (2) 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吸引,则可判断餐巾纸带电;在此过程中,失去了电子。

课外阅读,陈明同学摘录一条信息:通常人体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人体以红外线的方式不断向外辐射热量。每小时人体释放的热量,能使相当于自身质量的水的温度升高2℃.陈明同学的质量是50kg,每小时向外释放的热量等于     J;相当于完全燃烧     g酒精放出的热量。[c4.2×103J/kg•℃),q酒精3.0×107J/kg]

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8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的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作为拆弹专家的你千万不能实施的是

A.在a处剪断导线

B.在b处剪断导线

C.赶在起爆之前用导线连接ab      

D.赶在起爆之前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极

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之后,教师让学生考察日常生活中有关的能量转化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小明说:有资料显示,气象站要每日放飞探空气球,气球下吊有测量仪器,气球和仪器一起匀速上升,它们的机械能增加了,这份增加的机械能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

1)接着小军补充说:前几天我买了一个氢气球,不小心氢气球飞上了天,在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了,这份增加的机械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

在激烈的讨论下,首先大家排除了由空气的内能转化而来.理由是      

2)那么增加的机械能究竟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老师做了以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液体和气体很多时候具有相似的性质,我们不妨先看看木块在水中上浮的情况.

实验发现,当撤去对木块的压力时,由于      ,木块上浮.木块升高了,机械能增加了,而这时,会有一部分水下去填补木块原来占据的位置,此外,当物体最终漂浮后,水面有所下降,所以水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加减少)了!

3)假设气球在空气中上升和木块在水中上浮原理是相同的,你能解释小明小军提出的问题了吗?请试着分析一下      

 

10东营)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便于测量时间;

(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___m/s(保留两位小数)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 3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 等于 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一个容积为5×10-4m3的玻璃瓶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0.3kg的水,把小鹅卵石块,逐个投入瓶内。当总共投了0.5kg的石块后,水面刚好升到瓶口。求:

1)水的体积;(2)石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