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 B . 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 . 施力物体先施加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受力物体才受到力 D . 受力物体只受力的作用,不对施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 度.

同学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中必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 (2) 如图甲,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图中∠r是(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3. (3) 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
  4. (4) 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小滨、小江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小滨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小江也在匀速上升。小江看到楼房在匀速上升,小滨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 . 小滨上升,小江下降 B . 小滨下降,小江上升 C . 小滨、小江都下降,但小滨比小江慢 D . 小滨、小江都下降,且小滨比小江快
测一个约6N的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秤规格是(     )
A . 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 B . 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 . 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 D . 上述三个弹簧秤下都可以用
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 . Pa、Pb、Pc、Pd B . Pd、Pc、Pb、Pa C . Pc、Pd、Pa、Pb D . Pb、Pa、Pd、Pc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B .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C .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 .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是晶体,N是非晶体   B . M、N都是晶体 C . M、N都是非晶体  D . M是晶体,N可能是晶体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2) 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刻度均匀。在杠杆的B点挂上三个钩码,如图所示,

    ① 为使杠杆平衡,应该在A点悬挂个钩码;

    ② 如图,在杠杆的C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 , 使杠杆平衡;再把弹簧测力计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拉力变为F2 , 分别在图上画出F1的力臂l 1和F2的力臂l 2,并判断:F1 F2(选填“>”、“<”或“=”).

小明在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3V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5A)及开关各一个,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 (1) 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正确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2. (2) 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不变,电压表示数为3V,如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其故障是
  3. (3) 排除故障后,小明开始进行实验。他先接入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V,并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换用的电阻继续实验,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选填“”或“”)。
  4. (4) 当接入的电阻后,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与原来相同,若要完成实验,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
    A . 改变电压表的量程 B . 改用电压为2.5V的电源 C . 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重新开始实验 D . 换用最大阻值为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热气球升空 B .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C . 用嘴吹胀气球 D . 高压锅煮饭
实心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大山投出了9.6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m。则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所做的功为J(不计空气阻力)。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2. (2) 站在晋江的河岸上,有时可以看到河中的小鱼游来游去,老师说我们看到的只是鱼的像,这是由光的形成的;
  3. (3) 坐在教室每个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得见老师写在黑板中间的字,这是由于的缘故;但是对于黑板右边的字,坐在教室前排左边的同学总感觉黑板“反光”而看不清,这又是由于的缘故.(选填“光的镜面反射”或“光的漫反射”)
  4. (4) 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m.
通常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实际上指的是不同人的什么不同          (   )

A . 声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源

冰雕是哈尔滨冬天最亮丽的风景线.一件外观体积为200dm3的冰雕作品融化成水后,质量为135kg,则该冰雕作品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_______m3.聪明的小杜同学通过计算得知,该冰雕作品在未融化之前,有空心的部分,则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_dm3.(冰的密度:0.9×103kg/m3

如图所示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底面积为400cm2、高为0.2m,盖片B的面积为60cm2(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连接AB是长为0.3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ρ=1.0×103kg/m3g=10N/k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2)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

3)浮筒A的重量是多少?

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

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220 V,通过线圈的电流为10 A,若线圈的电阻为,这台电动机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      J,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热量是      J,电动机的效率是     

画出图13中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中A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 min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_______ (A/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不同.

(3)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

(4)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        (填“大”或“小”),直至水面破裂。若此时移去酒精灯,发现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