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 | 甲 | 乙 | 丙 |
成绩/s | 12.9 | 14.3 | 13.7 |
小亮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__________ 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2 )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的质量是 20g.
( 3 )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 __________ g ,已知瓶子的容积是 40 ml ,则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 kg/m 3 .
( 4 )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该液体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 0 ;
② 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 ;
③ 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该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 m 2 ;
则小华测出的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 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水 ).
( 5 )小亮在课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200g ,小筒底面积 50cm 2 ,高 12cm ,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 “ 0 ”,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 10cm 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 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①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______ g;
②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 ____ (选填 “大”或“小”);
③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 1 ;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 2 ,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石 = _______ (水的密度用 ρ 水 表示)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
(1)图17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