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说明维新思想(   )
A . 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 . 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C . 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 . 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以下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世界遗产公约》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B . 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C . 18世纪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 D .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下图是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二战后期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关于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签署《开罗宣言》 B .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C . 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重要安排 D .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欧元纸币共分为5、10、20、50、100、200、500欧元七种面值,对于这七种面值的纸币,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欧元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可能代表着

A . 开放与协作 B . 悠久与连接 C . 动力与团结 D . 合作与沟通
阅读下列图片:

   

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过程

请回答:

  1. (1) 简述神庙大搬迁的过程。
  2. (2) 神庙大搬迁的意义和启示有哪些?
1920年日本对华出口较1919年下降7.2%,下降数额2915万美元,1921年日本对华出口又同比下降8696万美元。同期,其他国家对华出口增长3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B .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 群众性爱国运动的高涨 D . 欧美列强的商业竞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 B .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 .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一变化(    )
A . 协调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 .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C . 确立了法官司法垄断的地位 D . 保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WTO协定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这表明(   )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B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 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的规则开始形成 D . 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更加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下列属于元杂剧兴盛的原因的是(    )

①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②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③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   ④固定演出场所“瓦肆”“勾栏”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下图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   )

①继承了现代派绘画的艺术风格②展示了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

③描绘了国家工业化的美好愿景④体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风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20·湖北沙市中学双周练)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

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已,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为此,秦朝地方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2014·福建卷]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元世祖忽必烈说:中书省是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这说明元代 ( 

A. 注重权力监督 B. 实行三权分立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通过分权强化集权

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从后来的实践看,好路”“新路路标(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5.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吏治最腐败,王朝面临全面崩溃之日,也就是外戚、宦官专权之时。翻开二十四史,吕氏夺权、慈禧临朝;明代刘瑾专权、清末李莲英弄权等外戚、宦官干政事件屡见不鲜。很明显这是破坏政治一体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往往规律性的出现在古代政治之中,究其原因,根本在于(  )

A、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B、外戚和宦官权力欲膨胀

C、皇权不断扩大        D、皇帝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