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都位于宫城之内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
②空间布局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③尚书省对门下省诏令具有一定否决权
④职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①《古今图书集成》由木活字印成
②乾隆五十五年,徽戏进京
③《船山遗书》为王夫之所撰
④清朝中叶起,昆曲如江河日下。
“变局观”是近代中国形成的一股影响久远的社会思潮,据当代台湾历史学家王尔敏的统计,1840-1902年间提出变局观言论的士大夫不下81人。下表是《1840一1902年“变局观”言论分布年代统计表(%)》:该表说明“变局观”( )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杜鲁门在1949年1月20日就职演说中讲到:“本世纪上半叶的特点是:人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粗暴的践踏,以及经历了历史上两场最可怕的战争,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需要是学会和睦相处。”
请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在200字以内的历史小论文.
题目:“好一个和睦相处”
33.(12分)下图摘编自安德森·麦德逊《世界经济千年史》,是中国和西欧从公元400年到公元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对比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收入(对数标准)。请提取图片中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
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符合该观点的最早的法律是 (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民法大全》
唐朝诗人王维名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 “君”前往的地区是
A.今陕西渭城地区 B.安西都护府辖区 C.西域都护府辖区 D.瀚海都督府辖区
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 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
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