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交于P,AQ⊥BE,垂足为Q,PD=2,PQ=6,则BE的长为

下列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   )
A . 夜空中的雷鸣 B . 静静挂在床头的吉他 C . 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D . 正在挥舞的手臂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黄铜片上会留下清晰的划痕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 将二氧化碳通入燃着高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低到高依次熄灭
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则∠α=.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2077500946

  1. (1) ④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位于地。(填数字)
  2. (2) 读图,分析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3. (3)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地区。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杠杆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还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 B . 人在站立和行走时,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C . 煮饺子时饺子浮起来浮力不变 D . 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
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
  1. (1) 如图①,在菱形ABCD中,∠ABC=120°,点M,N分别在AD,CD上,且∠MBN=60°,试判断四边形DMBN是否为“等邻边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2. (2) 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8,BC=12.5,点E在BC上,且BE=6,在矩形ABCD内或边上,确定一点P,使四边形ABEP为最大面积的“等邻边四边形”,若能实现,请求出最大面积;若不能实现,说明理由.

    图片_x0020_100017

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5x2﹣4y2)(﹣5x2+4y2)运算的结果是(   )
A . ﹣25x4﹣16y4 B . ﹣25x4+40x2y2﹣16y4 C . 25x4﹣16y4 D . 25x4﹣40x2y2+16y4
课文《石榴》按石榴———石榴———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自从我搬到这里来我就没看过电影。
如图,在 中, ,点 沿 边从点 开始以 /秒的速度向点 移动,同时点 沿 边从点 开始以 /秒的速度向点 移动,用 表示移动的时间( ).

 

  1. (1) 当 为何值时, 是等边三角形;
  2. (2) 当 为何值时, 是直角三角形.
已知函数 的图象为“W”型,直线y=kx-k+1与函数y1的图象有三个公共点,则k的值是(   )
A . 1或 B . 0或 C . D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
A . 1951年6月 B . 1952年7月 C . 1953年7月 D . 1953年10月
201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让纳税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这一举措(    )

①可以减轻纳税人负担,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更加公平

③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实现依法纳税的权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诗词向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下列有关作者及其诗歌(节选)的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A . 都抒发了作者的报国情怀 B . 作者都是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 C . 都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D . 抗击的对象都是金
王进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运动员向后撑滑雪杆时人会向前进,这说明
小明利用图示仪器研究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特点,实测数据如表:

入射角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90°

/

  1. (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2. (2) 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折射角等于90°,几何光学中把这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临界角大小为
  3. (3) 当入射角超过临界角,发现光会全部反射回来,这就是全反射现象;若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如图,在△ABC中,∠C=90°,AC>BC.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C上确定一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