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柳、戴花等习俗。 B .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算,2018年是戊戌年,可以推断出明年就是己亥年。 C . 老王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但他总是笑着说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D . 老师提问:“今年农历四月份有哪些节气?”小莉回答:“小满和芒种。”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成两大类: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舌尖上的中国2》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蒸、炒、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错误的是(   )

A . 煎:烙煎饼的鏊(ào)子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 蒸:蟹黄和烧麦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蒸熟的 C . 炒:藜蒿和腊肉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 . 拌:香椿和豆腐相拌后的入味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6s返回海面.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大 B .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的大 C . 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为2∶1 D . 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之比为1∶2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是(   )
A . ∠A=∠D B . AB=AD C . AC⊥BD D . CA平分∠BCD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 . 熔化 B . 汽化 C . 液化 D . 升华
如图是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直角边BC为6cm,AC为8cm,现在要将原绿地扩充后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的部分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的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为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图二: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1) 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 (2) 今天是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她已走过了九十八年的光辉历程。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3. (3) 根据以上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社会生活,是将来的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 (1)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将蜡烛移到10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生活中的(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3. (3) 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4. (4) 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需要(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
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1. (1) 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m/s.

  2. (2) 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 (3) 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cm.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2×103Pa B . 高原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约110℃ C .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D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可达到10m/s
已知x1 , x2 , x3的平均数 =1,方差S2=2,则2x1 , 2x2 , 2x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 2,8 B . 2,6 C . 2,12 D . 4,12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印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隋朝洛阳 B . 唐朝长安 C . 北宋东京 D . 元朝大都
学了“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反思,他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场是由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磁感线组成

③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度都是均匀的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

如图, ,连接 ,过点 ,过点

图片_x0020_100027

  1. (1) 若 ,求 的度数.
  2. (2) 请直接写出线段 三者间的数量关系.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边交于点D(4,m),与AB边交于点的面积为2.

  1. (1) 求m与n的数量关系;
  2. (2) 当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的解析式.
在生殖期间,雌雄蛙抱对是在进行体内受精。(判断对错)

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 电,这是因为 电荷相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