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八年级(初二)试题

淞凇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  )

A .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人液体深度是否有关,可选择乙、丁实验进行比较 B .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是否有关,可选择乙、丙实验进行比较 C . 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可选择丙、丁实验进行比较 D .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应再选择质量、体积都不同的物体进行探究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射角是60° B . 入射角是30° C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 .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下列各项与如图相符合的是(    )

①创办人是陈独秀  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  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此举目的是(   )
A . 保护鱼类资源 B . 避免台风侵袭 C . 海上军事演习 D . 减少水污染
已知y+2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0
  1. (1) 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 (2) 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
  3. (3) 设点P在y轴负半轴上,(2)中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SABP=4,求P点的坐标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个“大团体”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里的“大团体”指的是(   )
A . 强学会 B . 兴中会 C . 同盟会 D . 国民党

如图是1937年riben《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报道赫然以“百人斩,超记录”为标题。 “百人斩”的暴行发生在下列日军制造的哪次事件中(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秘密细菌战
下列区域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 香港──多样的民族风情──亚洲天然植物园 B . 西双版纳──地形平坦──种植业为主 C . 台湾──赤道穿过──出口导向型经济 D . 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
直线l1∥l2∥l3 , 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顶点A,B,C恰好分别落在三条直线上,AC与直线l2交于点D,则线段BD的长度为(   )

A . B . C . D .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  )
A . 罗马共和国崛起 B . 新航路开辟 C . 文艺复兴兴起 D . 殖民扩张活动
先化简,再求值:(1﹣ )÷ ,其中x=2.
读下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与面积柱状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的面积最小 B . ②的人口最多 C . ③的人口最多 D . ④的人口密度最小
孟德尔用22种豌豆进行了八年实验,成功地将自己变为“遗传学之父”.已知豌豆种皮有黄色与绿色两种,现有一株黄色豌豆与一株绿色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黄色豌豆.若用Y、y表示相关基因,据孟德尔理论推测,该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子代黄色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 . 黄色,Yy B . 黄色,YY或Yy   C . 绿色,Yy  D . 绿色,YY或Yy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m。

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会降低。如果小明的声带在2s内振动了1000次,则声音的频率是。同学们能够通过听声音辨别不同老师是依靠辨别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直线y=4x﹣4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为保持空气的洁净、清新,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农民把秸秆粉碎还田,作为肥料 B . 农村用沼气、城市用天然气做饭 C . 坐私家车上班、上学,减少拥挤 D .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小慧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  )

A . 地球和小车     B . 地面和小车     C . 小慧和小车     D . 小车和小慧
某中学有一个“敞开图书角”:无门、无监控、无摄像头、书中也无防盗磁条,借还自由。建立以来,近1000名学生借读,图书缺损率不到10%。设立“敞开图书角”有利于(    )
A . 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B . 减轻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负担 C . 发现学生不诚信现象 D . 培养学生诚信的意识和行为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
A . 声波按频率分 B . 减弱噪声的途径 C . 声音的特征 D . 声音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