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四年级语文试题

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说说二十年后,家乡的住房、道路、学校、田园等会发生怎样的巨变。选择其中的两个场景或事件,把下列提纲补充完整。

开头:二十年后,我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间:

结尾:等我长大了,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比我想象的还好!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技术的探索。(缩句)
  2. (2) 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消失在苍穹之中。(仿写比喻句)
  3. (3) “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改为反问句)
选词填空。

依然    安然    显然

  1. (1) 这篇文章描写具体,情感细腻深刻,是根据亲身经历写的。
  2. (2) 在缓缓的音乐中,他入睡了。
  3. (3) 尽管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但是我们按时完成了。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1)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2. (2) 树丛掩映着屋顶和宫墙。(扩句)
  3. (3) 昆明湖很静,很绿。(改写成比喻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学会了很多本领,但万事开头难,在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以“第一次           ” 为题,把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不少于350字。
读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填写关联词。

不知道谁是第一个找到苹果中的“五角星”的人,这人的魅力却使我深深触动。


下列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 . 健康——康健  普通——寻常 B . 极其——尤其  预防——防备 C . 深刻——肤浅  释放——放出 D . 研究——钻研  新奇——稀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已走进大众视野。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类型

一维码

二维码

信息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信息密度

1

20-100

    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即使有局部损坏,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材料三:二维码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韩国第二大连锁超市Home plus,在地铁通道处设置了虚拟货架,人们只需扫描虚拟货架上的产品二维码,就能够实现商品购买,超市会送货到家,快捷方便。时尚之都法国举办了一个QR Code展览,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有自己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作者以及他的其他作品。

  1. (1)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二维码和一维码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

    优势二:

  2. (2) 如果要编制小报,介绍二维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可从下列材料中选用两则。(填序号)

    ①初次见面,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

    ②二维码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图像。

    ③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食品原材料、生产日期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

  3. (3) 材料三运用了(①打比方  ②列数字  ③举例子  ④作比较)(填序号)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课文欢乐谷。(连一连)

写出近义词

辨认—      试验—   证实—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接见               拜见

会见               遇见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 B . 她那洁白无瑕的心灵,像水晶一样透明。 C . 走在软绵绵的沙滩上,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 D . 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洒满大地。
辨字组词。

      馈       忆       赠

       贵       亿       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度”的意思是(    )
A . 度步 B . 度过 C . 越过
扩句

家乡有小溪。

默读课文《重阳节的传说》,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读课文《桂林山水》,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中,主人翁是车胤,他身上的的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
  2. (2) 《铁杵成针》让李白“还卒业”的原因是老奶奶告诉李白她要把铁杵磨成针。假若你是李白,听到老奶奶这么说后,你会想:
本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精彩的句段,请你填一填。
  1. (1)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2. (2)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多子折枝,诸儿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3. (3) 老师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力行。我不由得想起了《礼记》中的一句名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 (1) 完成填空。

    巨人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变成了太阳;他的变成了月亮;他的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 (2) 仿照给出的例文,续写一句话。
  3. (3) 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