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四年级语文试题

习作。

在你的心中,一定有自己敬佩的人,这个人也许是名人,也许是英雄,也许是普通人,或许是自己……请以《我敬佩的人》为题,抓住一两件事来描写,表达你的敬佩之情。不少于350字。

提示:先确定你要写的人物,想想他的什么品质令人敬佩;再选择一两件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选择恰当的词语搭配。

发布    系统

空调    判断

电脑    命令

综合    指挥

读《春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春联分为联和披,它的上、下联都是着写的,读时从,横披是横着写的,从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而另一名叫费格的小朋友更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环保收支簿”。他与父母经过一番讨论,确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限额”,要是本周超额,下周便必须节约一点儿以作“补偿”。在他的“环保收支簿”里,有这样的记录:本周已超额用电二十八度,所以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只收看三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让大人们也不禁肃然起敬。

  1. (1) 用选文中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2. (2) 费格的做法为什么让大人们肃然起敬?
  3. (3) 你从费格的做法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读课文《观潮》,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①诸儿竞走取之

    ②人问之

    ③取之,信然

  2. (2) 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   )作用。
    A . 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B . 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 C . 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
  3. (3) 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 (4) 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
    A . 信服 B . 征服 C . 服从
巧填同音字。

mù:羡     色  

yù:宽     沐     养

shèng:诞    利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童年有太多太多值得自己回忆的事。想起这些事,你就感到高兴、幸福,还是后悔、难过呢?请你选择一件生动具体的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标点准确,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宋庆龄机智脱险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孙中山知道这个消息后_____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_____宋庆龄坚持自己留下_____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_____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_____孙中山仍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_____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中国可以没有我_____不可以没有先生_____为了中国_____你先走_____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宋庆龄带着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才决定化装成士兵冲出包围圈。刚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1. (1) 给第二段加上标点。

    孙中山知道这个消息后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孙中山仍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2. (2) 解释词语。

    急中生智:

  3. (3) 当孙中山坚持让宋庆龄和他一起撤离时,宋庆龄坚定地说:“。”从她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对孙中山的和对祖国的
  4. (4) 宋庆龄带领卫士撤离时两次化险为夷:一是;二是。事后,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给划线字注音

姿

照样子,写出ABB式词语。

 如:静(悄悄)

  亮    沉

   红    绿

我是拼音小能手

呢喃

果然

催促

读了这篇课文《母鸡》,我能用一些词语概括小猫和母鸡的不同特点。

小猫:

母鸡:

阅读理解。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 (1) 选文的作者是,他创作了著名的《》。
  2. (2) 蟋蟀住宅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其最大特点是(    )
    A . 宽敞平坦 B . 墙壁光滑 C . 温暖
  3. (3) 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 (4) 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慢条斯理

②无忧无虑

③耀武扬威

课内阅读。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 (1) 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是一个句。
  2. (2) “他撒腿就往后院跑”是因为雨来害怕鬼子吗?为什么?
  3. (3)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雨来的
按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内容填空。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与伦比。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的天空,最的云彩,最的雪峰,最的大拐弯,最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最的地方!

联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 (1) 功夫不负有心人。

  2. (2) 有眼不识泰山。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先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起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在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坐船的问题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怎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有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 (1) 辨字组词。 

      货  掠  概    

      贷  凉  慨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蹂躏:

  3. (3) 陈毅为什么皱起了眉头?
仔细读课文《球王贝利》,说说
读了这篇课文,想一想,要想成为球王仅仅依靠喜欢够吗,还需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