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先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起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在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坐船的问题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怎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有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
辨字组词。 岸 货 掠 概 崖 贷 凉 慨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蹂躏:
(3)
陈毅为什么皱起了眉头?
答案: 【1】海岸【2】悬崖【3】货物【4】贷款【5】掠过【6】凉爽【7】概括【8】感慨
【1】践踏,摧残。 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欺负侮辱。
因为陈毅看见在中国的码头上停着挂有外国旗子的军舰,美丽的祖国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