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创立于哪一朝代?完善于哪一朝代?

  2. (2) 从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选官制度有哪些考试科目?

  3. (3) 这种选官制度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4. (4) 结合材料二分析一下,这种选官制度在唐朝有什么重要作用?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跟随摄制组的足迹,寻找西方文明的源头,见证地中海文明的辉煌。

第一集:《辉煌的希腊文明》

材料一 如图

第二集: 《跨越欧亚大陆的强国罗马》

材料二 公元前3世纪时,迦太基是地中海西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统一意大利后,与迦太基形成对峙之势。------迦太基陷落后,罗马在迦太基设置了阿非利加行省。至此,独立的迦太基国家便不复存在了。

第三集:《教权与王权主宰下的欧洲》

材料三 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材料四 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查和审判有关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教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1. (1)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当政期间,雅典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 (2) 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 (3) 罗马通过哪次战争打败了迦太基?这场战争对罗马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罗马帝国何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 (5) 材料三中“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6) 有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下列关于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1世纪时,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

②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社会的基础

③两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俗

④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辖。下表中所列内容对应无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朝代

机构

管辖地区

A

西汉

西域都护

西藏

B

元朝

澎湖巡检司

琉球(今台湾)

C

明朝

宣政院

新疆

D

清朝

伊犁将军

东北

A . A B . B C . C D . D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可用来直接研究唐朝的(    )

A . 民族交往 B . 对外交往 C . 经济繁荣 D . 文化昌盛
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    )
A . 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 B . 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 C . 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D . 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西藏、台湾等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设置的代表中央政府加强对“A”地管辖的机构是(如下图)(    )

A . 西域都护府 B . 达赖、班禅 C . 宣政院 D . 驻藏大臣
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   )
A . 维护和加强清朝统治 B . 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C . 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D . 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古代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这一神话特点的地区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希腊 C . 古代印度 D . 古代两河流域
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 . 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 . 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四海一家”的中华文明 C .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D .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国人的“中国梦”开始了。

【刺激与应激】

列强侵华战争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两次鸦片战争

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甲午中日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进而迸发“民主共和”之怒吼。

【回望与断想】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昨天与今天】

【史实与结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提示:“梦想”必须反映该次探索的主要主张或口号)。

中国梦想

探索事件

代表人物

探索进程

主要影响(意义)

洋务运动

李鸿章

张之洞等

变法强国梦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李大钊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2)先进人物推动历史进程。请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写一青春宣言

武则天在位时开创了科举的另一种形式,让各州每年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考试,其中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种形式是(   

A.进士科       B.武举         C.明经科        D.常科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多荒地被开垦出来,土地面积大大增加。造成如表所反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朝代年号

 公元

 人均亩数

 康熙二十八年

 1673

 27.92

 乾隆二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内

 3.65

A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

B农民变成了地主的佃户或雇工

C商业发达形成,形成了商业网络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20079月,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购入原属圆明园海晏堂12生肖“水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决定将其捐赠给国家,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一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在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3年,美国有1500-l700万工人失业。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                                            D.二战

20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