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两个大陆”分别指的是(    )

A . 美洲和非洲 B . 欧洲和美洲 C . 欧洲和亚洲 D . 亚洲和非洲
蔡锷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发动了(   )
A . 护国运动 B . 护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黄花岗起义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

  2. (2) “汽车之父”赞誉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

  3. (3) “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此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在现在的(  )

A . 云南境内 B . 北京境内 C . 山西境内 D . 浙江境内
我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在中共“七大”上明确规定下列哪个思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A . 思想 B . 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科学发展观
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严复
下列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的是(      )
A . 诺曼底登陆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中途岛海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和饮茶习俗,都源于中国。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摘编自周重林《茶叶战争》

材科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茶叶销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至21世纪物质交流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春秋左传》    图2:希罗多德《历史》

材料二:古代中国的思想界极重历史,尊重、敬畏从历史的运动中把握真理的中国传统史学。来源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常常成为政治家们制定政策的重要参照。在监察制度还不够严密的古代,传统历史学对政治人物的督诫、震慑作用特别巨大。追求历史学的社会治理功能,追求经世之用,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显著特点。在希腊人眼里,哲学是最高学术的代表,“史”还不如“诗”地位高。在希腊人看来,知识或真理只能从永恒的常在中去把握,历史学只能提供低于“知识”的“意见”。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5)的《历史》,是写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的历史,为希罗多德目所及、耳能闻的历史。修昔底德认为历史事件以前与以后发生些什么,都没有意义。古代希腊人的史学对社会服务少有关注,认为求是与致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1. (1) 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图1、图2书目所记历史共同处于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 (2) 据材料二,分析古代中国、希腊历史学的不同之处。
  3. (3) 如果想了解东汉洛阳商业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哪一部古代史书?请你说明理由。
历史人物总与特定的历史事件相联系。下列人物与其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
A . 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中壮烈殉国 B . 曾国藩——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C . 徐邦道——在吴淞抵抗英军侵略 D . 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蒙曼说唐:武则天》一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最主要原因是?(    )
A .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B .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 促进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 . 创立殿试制度
中国百年来的辉煌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的历史。中国建设道路探索的启示是(    )
A .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 相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 C .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 借助苏联的成功经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目的,我国进行了(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三大改造 D . “包产到户改革“
大国关系,见证风云。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正如我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贸易不平衡、纺织品特保、对华反倾销等问题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争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

等是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苗迎春《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

  1. (1) 今年(202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多少周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一和图二的关系。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摩擦?
  4. (4)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至今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 . 政治口号 B . 经济实力 C . 个人魅力 D . 宗教信仰
科技改变了世界。下图体现了三次科技革命中(    )

A . 发明创造的变化 B . 动力的变化 C . 标志的变化 D . 能源的变化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据崤函(xiáo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君变革的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中“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商君为变法付出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出理由。

4)、综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卫鞅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06年宜昌市)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A.洛阳
B
.魏
C
.蜀
D
.吴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应为

A.严复            B.魏源            C.张謇             D.詹天佑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聋哑女邰丽华领衔表演的舞蹈《飞天》倾倒了无数观众。该舞蹈取材于下列哪个雕刻艺术宝库中的壁画。       
A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C秦始皇陵墓兵马俑        D甘肃敦煌莫高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