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如图是一个水利工程示意图,它依自然水势而建,属世界遗产,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住8.0级的地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 (1) 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位于哪条河流上?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什么美称?
  2. (2) 它是在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3. (3) 这项水利工程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于2014年12月13日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   )

A . 1931年   B . 1932年 C . 1936年  D . 1937年
下列文学作品属于优秀长篇小说的有(   )

①《武则天》②《红岩》③《青春之歌》

④《平凡的世界》⑤《班主任》⑥《哥德巴赫猜想》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①⑤⑥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上述材料说明( )
A . 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 . 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尚未起步   C .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 . 美英为缓解危机寻求苏联的帮助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 . 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 . 开凿了大运河 C . 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 . 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曾说贾宝玉是“鄙视仕途经济,反抗旧的一套,有叛逆精神,是革命家”。他说的贾宝玉来自于(    )
A . 《三国志通俗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努尔哈赤迁都北京,后改称盛京 B . 皇太极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并注意选拔人才 C .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D .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旌旗猎猎,曹军挥师南下,孙刘联盟,隔江对峙.诈降火攻,曹操败走华容道。材料描述的这场战役发生在(    )
A . 公元2世纪初 B . 公元2世纪末 C . 公元3世纪初 D . 公元3世纪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 统治者的重视 D . 推广和改进犁耕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A .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 . 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C . 农业产量的提高 D . 人口的大量增加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材料一中“军人”指的是?此事件中签订的条约是?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划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2)请说出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
材料三:“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3)材料中的“乱民”是指?“外国连衡而入京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起源于16世纪的法国                 

B.涌现了但丁、莎士比亚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C.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D.伏尔泰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三国志》        B、《汉书》          C、《春秋》         D、《史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利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以上均根据教材改编

请回答:

1)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3)你认为当今世界怎样才能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了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苏云台山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后来……清政府只留……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办对外贸易。

    请回答:

(1)       清政府为什么将开放四个海港改为仅留一处?

(2)       “一处”指的是什么地方?

(3)       清朝的这种对外政策叫什么?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22年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

B、欧洲中古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是实行有条件的分封

C10世纪时西欧城市开始重新兴起,并形成了市民阶级

D、“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以下关于二战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进攻英国标志二战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雅尔塔会议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D.德国投降标志二战结束

下列少数民族,形成于元朝的应该是

A.突厥                                                      B.回族

C.女真                                                      D.满族

最近更新